一种PLA/PBAT复合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0918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改性纤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LA/PBAT复合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一种PLA/PBAT复合改性纤维,该PLA/PBAT复合改性纤维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制得:PBAT 4.65%~46.5%,PLA‑g‑GMA22%~23%,扩链剂1%~10%,催化剂0.2%~0.5%,余量为PLA,各组分合计为100%;PLA‑g‑GMA是由PLA 18%~20%,增容剂3%~5%和引发剂0.5%~2%熔融共混后牵条、切粒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批次加入PLA提高接枝率,在熔融纺丝中通过增容剂和扩链剂的协同作用改善PLA纤维的韧性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改性纤维,特别涉及一种pla/pbat复合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pla(聚乳酸)纤维俗称玉米纤维,是采用玉米、木薯等淀粉为原料发酵制取成乳酸,再经过聚合得到聚乳酸,最后纺丝成型制成纤维。作为一种完全可生物降解对环境友好的聚酯类化合物,pla纤维具有天然的弱酸性,所以本身在不添加任何功能助剂的情况下具有抑菌抗螨功能,此外还具有吸湿快干、抗紫外和难燃烟少、离火后自动熄灭的优异特性。但聚乳酸纤维存在成本高、熔点低、耐磨性差、脆性大、短纤易水解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2、pbat(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是脂肪族和芳香族的共聚物,属于热塑性生物降解材料,综合了脂肪族聚酯的优异降解性能和芳香族聚酯的良好力学性能,是目前降解材料中非常活跃的产品之一,其原料价格相比pla也较低。然而由于pbat结晶速率慢和基价的弹性回复率使得其卷绕成型困难,限制了其在常规纺丝设备和熔喷该设备上的应用。综合利用pla和pbat两者的特性,将pla/pbat制备成薄膜的产品市面上已出现,但pla和pbat复合制备成pla/pbat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LA/PBAT复合改性纤维,其特征在于该PLA/PBAT复合改性纤维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A/PBAT复合改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容剂包括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丙烯酸缩水甘油酯、(3,4–环氧环己基)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引发剂包括过氧化苯甲酰(BPO)、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叔丁基过氧化异丙苯(TBCP)、二叔戊基过氧化氢(DTAP)、过氧化乙酸叔丁酯(TBPA)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A/PBAT复合改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LA颗粒的数均分子量为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la/pbat复合改性纤维,其特征在于该pla/pbat复合改性纤维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a/pbat复合改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容剂包括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丙烯酸缩水甘油酯、(3,4–环氧环己基)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引发剂包括过氧化苯甲酰(bpo)、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叔丁基过氧化异丙苯(tbcp)、二叔戊基过氧化氢(dtap)、过氧化乙酸叔丁酯(tbpa)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a/pbat复合改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la颗粒的数均分子量为10万~20万,其熔融指数为2-10g/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a/pbat复合改性纤维,其特征在于:增容剂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bpo,扩链剂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该pla/pbat复合改性纤维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制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索晋玄李永强胡康辰沈国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