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机器人,具体为一种带有主动防倾装置的移动机器人底盘。
技术介绍
1、随着物联网、ai、智能驾驶等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智能程度逐年提高,不仅可以实现自主决策、运动,还能适应复杂、动态的外部环境。自主移动平台作为机器人的载体,对机器人执行任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自主移动机器人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救援、运输、医疗、服务、教育、娱乐等行业,经济及社会价值非常明显,如用于军事的扫雷机器人、用于消防的消防机器人和用于医疗的救援机器人等,因此在许多领域上移动机器人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2、而移动机器人底盘是机器人的核心部分,承载着机器人的多种功能,其底盘不仅仅对机器人的车载设备起着支撑和稳定作用,还起着最主要的移动和避障等功能,是移动机器人必不可少的硬件,因此对移动机器人底盘进行研究和改进有很大的意义。对于不同的工况或行驶要求,底盘的类型差异化较大,目前的底盘类型都是根据机器人的某种工况专门设计的,不能自主配置,因此很难兼具高速运动、越障、攀爬等能力。本说明书中所述底盘可应用于复杂环境下的侦查感知、察打结合的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主动防倾装置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包括有车架主体(1)和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1)固定安装在机器人底盘上方,所述机器人底盘的前端和后端均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方均设置有主动防倾装置(10)(22),主动防倾装置(10)(22)通过防倾装置连接杆(6)(15)(16)(28)连接在车身,在驱动机构和车身间安装有减震器(8)(11)(20)(24)和弹簧(9)(12)(21)(25)及其支撑臂(7)(13)(23)(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主动防倾装置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器人底盘前端悬架部分有前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主动防倾装置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包括有车架主体(1)和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1)固定安装在机器人底盘上方,所述机器人底盘的前端和后端均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方均设置有主动防倾装置(10)(22),主动防倾装置(10)(22)通过防倾装置连接杆(6)(15)(16)(28)连接在车身,在驱动机构和车身间安装有减震器(8)(11)(20)(24)和弹簧(9)(12)(21)(25)及其支撑臂(7)(13)(23)(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主动防倾装置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器人底盘前端悬架部分有前主动防倾装置(10)通过螺钉固定在前上车箱盖(3)上,主动防倾装置右端通过前右防倾装置连接杆(6)连接在车架主体(1)右方下侧,主动防倾装置左端通过前左防倾装置连接杆(15)连接在车架主体(1)左方下侧,所述车架主体(1)和前上车箱盖(3)右侧间连接有前右减震器(8),在前右减震器(8)上连接有前右弹簧(9),在所述车架主体(1)和前上车箱盖(3)对称左侧间连接有前左减震器(11),在前左减震器(11)上连接有前左弹簧(12),在上述前右减震器(8)下方有前右支撑臂(7)连接在车架主体(1)和前上车箱盖(3)之间,在上述前左减震器(11)下方有前左支撑臂(13)连接在车架主体(1)和前上车箱盖(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主动防倾装置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器人底盘后端悬架部分有后主动防倾装置(22)通过螺钉固定在后上车箱盖(18)上,主动防倾装置左端通过后左防倾装置连接杆(16)连接在车架主体(1)左方下侧,主动防倾装置右端通过后右防倾装置连接杆(28)连接在车架主体(1)右方下侧,所述车架主体(1)和后上车箱盖(18)左侧间连接有后左减震器(20),在后左减震器(20)上连接有后左弹簧(21),在所述车架主体(1)和后上车箱盖(18)对称右侧间连接有后右减震器(24),在后右减震器(24)上连接有后右弹簧(25),在上述后右减震器(24)下方有后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斌,刘厚德,兰斌,邵可,
申请(专利权)人: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