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载配伍组分的双靶头修饰递药系统、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00459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共载配伍组分的双靶头修饰纳米递药系统、制备方法及应用,递药系统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S1:将氢化大豆磷脂、胆固醇、DSPE‑PEG‑cRGD和DSPE‑PEG‑PGP充分溶解于有机溶剂,蒸发除去有机溶剂;S2:在S1制备的产物中加入醋酸钙水溶液水化处理,然后在透析后的物料中加入丹酚酸B和葛根素并恒温振荡,最后经超滤后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构建的递药系统利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通过炎症反应招募聚集的中心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作为载体,克服了小分子药物脑内病灶部位靶细胞递送的多重屏障,实现递送小分子药物的多级脑靶向效果,保持配伍比例进入靶细胞,发挥组分配伍优势,将有效组分在病灶部位发挥协同增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递药系统,尤其涉及共载配伍组分的双靶头修饰纳米递药系统、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现患人数达1242万,且发病人群呈年轻化。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到85%以上,主要部位为缺血半暗带(ischemia penumbra,ip),半暗带损伤的有效逆转或恢复,不仅缓解脑梗死面积,而且降低偏瘫等障碍。而目前临床上治疗药物入脑量不及1%,难以跨过血脑屏障,更难精准导航至缺血区半暗带,传统早期静脉溶栓药在治疗窗内虽能迅速恢复卒中缺血区血流,但受到严格时间窗和副作用影响,极少能有效溶栓。天然小分子药物活性强、特异性高、易被吸收等特点被应用,但存在单一组分治疗效果不理想,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单独增加其给药剂量会引起严重的外周毒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发展。故如何将小分子组分药物及时、有效、精准递送至病灶部位是临床上评价和把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难题。

2、丹参与葛根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常用中药,也是通脉方(治疗脑缺血常用复方)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施今墨药对》常用药对,为“七情”中“相使”配伍,是“升阳化瘀”治法具体体现。一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共载配伍组分的双靶头修饰纳米递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载配伍组分的双靶头修饰纳米递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氢化大豆磷脂、胆固醇、DSPE-PEG-cRGD和DSPE-PEG-PGP的质量比为10:1-3:1.5-2:1.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载配伍组分的双靶头修饰纳米递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有机溶剂为氯仿、二氯甲烷和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氢化大豆磷脂与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0mg:1-2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载配伍组分的双靶头修饰纳米递药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共载配伍组分的双靶头修饰纳米递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载配伍组分的双靶头修饰纳米递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氢化大豆磷脂、胆固醇、dspe-peg-crgd和dspe-peg-pgp的质量比为10:1-3:1.5-2:1.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载配伍组分的双靶头修饰纳米递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有机溶剂为氯仿、二氯甲烷和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氢化大豆磷脂与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0mg:1-2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载配伍组分的双靶头修饰纳米递药系统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成利刘会胥新元凌佳王硕辉黄延胥骞李琴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临床研究所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肿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