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飞轮组装的轴承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025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25
本技术属于飞轮组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连接装置,针对现有的对轴承内部的润滑油添加不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飞轮主体,飞轮主体的内部固定有轴承主体,本技术通过转槽和卡块可将转板连接到轴承主体的内部,并且转板可通过转槽和卡块在轴承主体的内部转动,也可在轴承主体与飞轮主体之间转动的时候避免转板转动,使转板上的输油口可以在固定的位置与输油管连接,以便于对轴承主体的内部添加润滑油,减少轴承主体内部的摩擦力,减小轴承主体损毁的概率,输油口通过输油管和出油口与润滑油槽之间连通,可通过润滑油槽底部的出油口将润滑油输入到输油管和输油口内,使之流淌到轴承主体的内部,对轴承主体的内部添加润滑油,使润滑油的添加更为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连接装置,具体为一种基于飞轮组装的轴承连接装置,属于飞轮组装。


技术介绍

1、飞轮是一个铸铁制成的惯性轮,其功用是将发动机作冲程时产生的能量的一部分贮存起来,用以克服其他辅助冲程的阻力,轴承连接装置则可以帮助飞轮与发动机之间进行连接的装置。

2、而在现有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216867326u所公开的一种基于压力机飞轮的轴承连接装置,包括飞轮组件,所述飞轮组件的飞轮主体中心内设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均设轴承孔,所述轴承孔内安装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有套装的两件轴承组成,外轴承的内圈与内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外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孔固定连接,内轴承的内圈转动时,与外轴承内圈固定连接的内轴承的外圈带动外轴承转动,采用双轴承结构,曲轴套入后,无需频繁添加润滑油也可保持飞轮正常转动,减少每班次添加润滑油的工序。

3、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外轴承的外圈与飞轮组件固定,外轴承的内圈与内轴承的外圈固定,通过转动内轴承的外圈带动外轴承转动使飞轮转动,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内轴承的外圈因与外轴承的内圈固定,内轴承外圈转动的时候可能会只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飞轮组装的轴承连接装置,包括飞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主体(1)的内部固定有轴承主体(12),所述轴承主体(12)的内壁两侧开设有转槽(13),所述转槽(13)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板(9),一个所述转板(9)的表面开设有输油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飞轮组装的轴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9)通过卡块(11)与转槽(13)与轴承主体(12)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输油口(10)通过输油管(8)和出油口(18)与润滑油槽(7)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飞轮组装的轴承连接装置,包括飞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主体(1)的内部固定有轴承主体(12),所述轴承主体(12)的内壁两侧开设有转槽(13),所述转槽(13)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板(9),一个所述转板(9)的表面开设有输油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飞轮组装的轴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9)通过卡块(11)与转槽(13)与轴承主体(12)之间构成转动结构,所述输油口(10)通过输油管(8)和出油口(18)与润滑油槽(7)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飞轮组装的轴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一(6)与润滑油槽(7)之间构成连通结构,所述密封垫(22)与螺纹孔一(6)之间为黏合连接。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兵姚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莱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