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小儿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能是由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包括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等。当前西医的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和抗感染药。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可以有效缓解发热症状。抗感染药则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然而,药物治疗并非对所有病例都有效,而且长期使用可能带来副作用。物理降温是另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冰袋、酒精擦浴、冷湿敷等,这些方法只能暂时降低体温,但对于持续发热或高热的患者效果有限。虽然当前的药物治疗和物理降温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它们并非对所有病例都有效。中医认为小儿发热的类型分为外感发热、阴虚内热、肺胃实热、气虚发热等,相对应的病因如下:1、外感发热:由于小儿形体稚弱,抗邪能力较差,加之冷热不知调节,家长护理不当,易为风寒外邪所侵,邪气侵袭体表,卫外之阳被郁而致发热。2、阴虚内热:小儿体质素弱,先天不足或后天营养失调,或久病伤阴而致肺肾不足,阴液亏损引起发热。3、肺胃实热:多由于外感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如下组分组成:粉葛5-40份、鳖甲5-40份、地龙5-40份、水牛角5-40份、莱菔子2-30份、甘草5-40份、玄参2-30份、桂枝2-30份、桃仁2-30份、香附2-30份、白芷2-30份、淮牛膝2-30份、炒厚朴2-30份、炒枳实5-40份。
2.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基础上还加入白扁豆5-40份、香薷5-40份、佩兰5-40份。
3.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基础上还加入钩藤5-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由如下组分组成:粉葛5-40份、鳖甲5-40份、地龙5-40份、水牛角5-40份、莱菔子2-30份、甘草5-40份、玄参2-30份、桂枝2-30份、桃仁2-30份、香附2-30份、白芷2-30份、淮牛膝2-30份、炒厚朴2-30份、炒枳实5-40份。
2.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基础上还加入白扁豆5-40份、香薷5-40份、佩兰5-40份。
3.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基础上还加入钩藤5-40份、蝉蜕2-30份、薄荷2-30份。
4.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枫林,
申请(专利权)人:华龙圣爱中医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