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基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0019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基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通过以生物基1,5‑戊二异氰酸酯生产过程中精馏塔底的焦油低聚物为原料制备聚氨酯预聚体,再将其作为沥青改进剂与石油基质沥青一起制备改性沥青,可将聚氨酯优异的弹性性能赋予基质沥青,同时又能改善基质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延长道路沥青使用寿命。特别地,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聚氨酯预聚体对沥青进行改性的过程,有效发挥了脂肪族异氰酸酯在聚氨酯弹性体应用上的独特优势,与基质沥青混合制备出比之SBS改性沥青更加优良的高弹性模量聚氨酯改性沥青,改变了过去因为聚氨酯材料成本过高,聚氨酯改性沥青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基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道路交通建设的持续推进,路用性能及耐久性成为行业焦点,加之道路上重载、超载车辆增加,极端天气频发,也对路面使用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沥青作为道路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面层材料,其使用性能及耐久性就显得很关键。为提升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市场上传统办法一般都采用聚合物改性来改善沥青胶结料性能,从而提升沥青混合料的品质。聚氨酯作为一种介于橡胶和塑料之间的两相聚合物弹性体,分子结构中分别有软、硬两种性质的官能团链段相互嵌入和交联,可以形成致密的网络结构,因而具有强度高、弹性好、抗拉强度高、耐磨、耐高温等优点,比sbs表现更为优异,已经在涂料、封闭剂、泡沫塑料等工业领域得到很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也被用于沥青改性。

2、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2310352319.x的专利报道了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有机质进行热解分裂后剩下的重组分改性制备生物沥青方法,但这种生物沥青存在软化点低、粘度小、粘附性差等问题,作为道路沥青高温稳定性不足,所以需要添加很多含偏高岭土、矿渣粉等杂质无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基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生物基异氰酸酯低聚物50-120份、蓖麻油50-150份、70号石油基质沥青1500-3500份、气味改进剂1-20份、扩链剂1-10份、阻聚剂0.01-1份、稀释溶剂50-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异氰酸酯低聚物的用量为70-100份,所述70号石油基质沥青的用量为2000-3000份,所述蓖麻油的用量为80-1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改进剂的用量为1-10份,所述气味改进剂为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基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生物基异氰酸酯低聚物50-120份、蓖麻油50-150份、70号石油基质沥青1500-3500份、气味改进剂1-20份、扩链剂1-10份、阻聚剂0.01-1份、稀释溶剂50-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异氰酸酯低聚物的用量为70-100份,所述70号石油基质沥青的用量为2000-3000份,所述蓖麻油的用量为80-1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改进剂的用量为1-10份,所述气味改进剂为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的用量为2-3份,所述扩链剂为三羟基丙烷、新戊二醇、1,4-丁二醇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聚剂的用量为0.1-0.2份,所述阻聚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侯静远李勤思
申请(专利权)人:埃万弗雷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