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型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9987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季铵盐复合抗菌涂料的制备方法。多异氰酸酯、低聚物多元醇、亲水性扩链剂、封端剂、中和剂等合成了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将带有正电荷的抗菌剂与聚氨酯分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结合得到聚氨酯‑抗菌剂复合物。此抗菌型聚氨酯可作为涂膜,对多种基材具有良好的附着力,部分抗菌剂的引入也提升了聚氨酯膜的耐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性聚氨酯涂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季铵盐复合抗菌涂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氨酯是由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合成的主链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的一类聚合物的统称。水性聚氨酯是聚氨酯材料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医疗卫生、汽车交通等领域。聚氨酯材料基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但是,聚氨酯材料在植介入人体的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引起细菌滋生形成生物膜,引起机体感染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随着社会医疗健康的发展,具有抗菌性能的聚氨酯材料正在被广泛关注。

2、聚氨酯抗菌改性方法主要有物理改性与化学改性,所用抗菌剂主要分为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物理改性的方式主要为以下几类:1)抗菌剂在基材表面的负载。例如通过物理吸附、表面活性剂的组合吸附或者使用一些具有黏附性的物质实现抗菌物质的黏附。2)将抗菌剂混合入涂层材料中,通过涂层在基材表面的涂覆固化从而引入抗菌物质。3)将抗菌剂直接混合入基材的本体材料中。然而,所有这些方法都有缺点。一方面,抗菌剂在表面的有效负载量难以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型聚氨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型聚氨酯复合物主要由包括阴离子型聚氨酯以及阳离子抗菌剂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复合得到,且所述复合物为不溶于水的沉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聚氨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型聚氨酯由聚氨酯预聚体与等量或是过量中和剂反应得到;且所述聚氨酯预聚体由多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和亲水扩链剂以及封端剂反应得到。

3.根据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型聚氨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预聚体包含质量份数为1~10%的亲水扩链剂;所述亲水扩链剂上含有离子化或可离子化基团;其中离子化或可离子化基团选自下组的至少一种:羧酸、羧酸盐、磺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型聚氨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型聚氨酯复合物主要由包括阴离子型聚氨酯以及阳离子抗菌剂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复合得到,且所述复合物为不溶于水的沉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聚氨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型聚氨酯由聚氨酯预聚体与等量或是过量中和剂反应得到;且所述聚氨酯预聚体由多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和亲水扩链剂以及封端剂反应得到。

3.根据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型聚氨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预聚体包含质量份数为1~10%的亲水扩链剂;所述亲水扩链剂上含有离子化或可离子化基团;其中离子化或可离子化基团选自下组的至少一种:羧酸、羧酸盐、磺酸、磺酸盐、亚磺酸、亚磺酸盐、硫酸、硫酸盐、磷酸、磷酸盐、膦酸、膦酸盐基团。

4.根据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型聚氨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的至少一种;所述亲水扩链剂选自含有可电离成阴离子基团的多元醇或多元胺的至少一种;所述封端剂选自羟基官能化丙烯酸酯类化合物。

5.根据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型聚氨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扩链剂选自2,2-二羟甲基丙酸、2,2-二羟甲基丁酸、2,3-二羟丁二酸、二氨基苯甲酸、乙二胺基乙磺酸钠、1,4-丁二醇-2-磺酸钠等含羧酸、磺酸、磺酸盐与羟基或胺基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封端剂选自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三羟甲基甲烷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等羟基官能化丙烯酸酯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型聚氨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剂选自钠、钾、锂、钙、铝、锌、镁以及铵组成的组的阳离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增超李丹赵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百赛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