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智能机器人端子线检测控制系统,属于检测的。
技术介绍
1、智能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具有智能、快捷方便、高效等优点。
2、在电子制造领域,端子线的加工是需要将电缆线材进行合适长度的切割后,对电缆线材一端或两端进行进行上锡、压装端子,再将端子插入端头连接前,需要对其进行性能、外观、端子压装以及耐拉力等情况的检测,目前,一般采用人工对接线端子进行检测,这样效率较低,且不良率较高,另外,现有检测出的不良品,一般是直接报废,也会增加成本,为此本领域的一些技术人员研发出了一种智能机器人端子线检测控制系统,以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端子线检测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设有下料组件和载板,下料组件可以将散乱的端子线依次输送到载板中,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机器人端子线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链条输送带(11),链条输送带(11)呈椭圆回环形状,链条输送带(11)表面均匀固接有载板(10),链条输送带(11)前端上方设有下料组件(36),所述链条输送带(11)中段一侧还设有分拣机器人(12),分拣机器人(12)手臂末端固接有夹持组件(16),分拣机器人(12)手臂末端上方还固接有第一视觉相机(14),所述链条输送带(11)末端一侧还设有检测机器人(13),检测机器人(13)手臂末端固接有检测板(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端子线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下料组件(36)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机器人端子线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链条输送带(11),链条输送带(11)呈椭圆回环形状,链条输送带(11)表面均匀固接有载板(10),链条输送带(11)前端上方设有下料组件(36),所述链条输送带(11)中段一侧还设有分拣机器人(12),分拣机器人(12)手臂末端固接有夹持组件(16),分拣机器人(12)手臂末端上方还固接有第一视觉相机(14),所述链条输送带(11)末端一侧还设有检测机器人(13),检测机器人(13)手臂末端固接有检测板(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端子线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下料组件(36)包括滑轨(27),滑轨(27)表面设有物料仓(1),物料仓(1)有相对两个且呈竖直状态,物料仓(1)靠近滑轨(27)一侧封闭,另一侧开口,物料仓(1)深度和端子线电缆部分相同,封闭端位于滑轨(27)表面,物料仓(1)可以在滑轨(27)表面来回滑动,物料仓(1)下方呈楔形,中间留有下料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端子线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物料仓(1)之间设有摇摆齿轮(2),摇摆齿轮(2)一侧中心固接有摇摆电机(3),摇摆齿轮(2)下方设有摇摆臂(4),摇摆臂(4)呈弧形结构,摇摆臂(4)中心设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固定于工作台上,摇摆臂(4)上方两端固接有摆动柱(5),静止时一个位于摇摆齿轮(2)齿牙表面,一个位于摇摆齿轮(2)齿牙之间的凹陷处,使摇摆臂(4)处于一个倾斜状态,摇摆臂(4)上表面还固接有防堵板(6),防堵板(6)呈拐臂形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端子线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物料仓(1)下料口处一侧还固接有滑板一端,防堵板(6)和滑板之间形成一个端子线的下落通道,滑板另一端还连接有弧形板(8),弧形板(8)有相对两个,中间留有间隙,弧形板(8)下方连接有下料通道(9),下料通道(9)由两条竖板构成,一侧竖板上端伸出弧形板(8),下料通道(9)中间仅能容纳一根端子线通过,弧形板(8)内设有下料齿辊(7),下料齿辊(7)表面开有凹槽,凹槽内仅能容纳一根端子线,弧形板(8)和下料齿辊(7)之间也仅能容纳一根端子线的间隙,下料齿辊(7)由齿辊电机驱动旋转,所述下料通道(9)下部出口处设有光电开关(3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端子线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载板(10)表面均匀分布有承接板,承接板垂直放置,所述链条输送带(11)末端一侧还设有接近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斌,兰朋飞,孙崇洋,陶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海弗视山东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