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机构和取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958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路板机构和取电装置;取电装置包括电路板机构和外壳,外壳包括相互扣合且连接的底壳和盖板,底壳和盖板之间具有装配空间,电路板机构装配于装配空间内;电路板机构包括固定框和电路板组件,固定框包括基座和连接于基座的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设置有装配口;电路板组件插接于装配口;其中,电路板组件具有相背分布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一支撑架抵持,第二侧装配有插接头。该电路板组件能改善插头与插接头插接时,导致电路板组件受压损坏的问题,进而改善取电装置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路板机构和取电装置


技术介绍

1、插座、电源适配器都是常用的取电装置;取电装置通常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电路板,且电路板装配于插接头从外壳设置的插接口露出,以便于插头与插接头插接、取电。

2、为了使电路板便于装配于外壳内,相关技术通常使用固定框将电路板装配于外壳中。但是,相关技术提供的电路板容易在插头与插接头插接时受压损坏,导致取电装置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机构和取电装置,电路板机构能够改善插头与插接头插接时,导致电路板组件受压损坏的问题,进而改善取电装置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路板机构,包括:

4、固定框,固定框包括基座和连接于基座的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设置有装配口;以及,

5、电路板组件,电路板组件插接于装配口;其中,电路板组件具有相背分布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一支撑架抵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320)包括两个相对且间隔分布的第一筋条(322),两个所述第一筋条(322)均与所述基座(310)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筋条(322)之间形成所述装配口(321),所述第一侧与两个所述第一筋条(322)抵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320)还包括第二筋条(323),所述第二筋条(323)与两个所述第一筋条(322)远离所述基座(310)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筋条(323)和两个所述第一筋条(322)共同形成所述装配口(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320)包括两个相对且间隔分布的第一筋条(322),两个所述第一筋条(322)均与所述基座(310)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筋条(322)之间形成所述装配口(321),所述第一侧与两个所述第一筋条(322)抵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320)还包括第二筋条(323),所述第二筋条(323)与两个所述第一筋条(322)远离所述基座(310)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筋条(323)和两个所述第一筋条(322)共同形成所述装配口(321);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320)远离所述基座(3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接口(324)或第一定位筋(121),所述第一插接口(324)或所述第一定位筋(121)用于与装配所述电路板机构的外壳(100)插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300)还包括第二支撑架(330),所述第二支撑架(330)与所述基座(310)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架(320)和所述第二支撑架(330)沿所述基座(310)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330)包括第三筋条(331)和两个第四筋条(332),两个所述第四筋条(332)的一端与所述基座(310)连接,且两个所述第四筋条(3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筋条(331)连接,两个所述第四筋条(332)相对且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鹏飞许磊杰龙海岸张丁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公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