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具体涉及一种无序且可回料型接线盒的自动供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常规的光伏组件(单玻或双玻)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玻璃盖板、太阳能电池片、下底板、以及安装于上玻璃盖板上的接线盒。
2、目前,接线盒包括线圈、位于线圈相对两侧且延伸方向一致的盒体和连接器,也就是说,在上料的过程中,其不仅存在正反之分(盒体),而且还有位置角度要求(线圈是朝左或是朝右),因此,在接线盒自动上料中会存在以下技术难题:
3、1)接线盒上料中需要进行有序整理,不仅需要多次视觉检测,而且需要进行甄选,因此,不仅操作繁琐,而且还会出现断料概率导致作业中断,影响整体组装效率;
4、2)若想传输带上进行翻转,需要采用特有的翻转机构,不仅需要较大操作空间,而且卸载至传输带上的接线盒位置角度不一,不易于后期的夹取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无序且可回料型接线盒的自动供料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序且可回料型接线盒的自动供料装置,其包括装载有接线盒的料框供应单元、自料框中任意方向逐个取料的取料机械手、翻转平台、自所述翻转平台转载接线盒至中转平台的转载单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序且可回料型接线盒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载输送带所形成的传动速度小于接线盒自所述翻转平台卸载的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序且可回料型接线盒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框供应单元包括上下分层设置的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位于所述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的同端部且能够上下升降的第三传输带,其中在所述的第三传输带的上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序且可回料型接线盒的自动供料装置,其包括装载有接线盒的料框供应单元、自料框中任意方向逐个取料的取料机械手、翻转平台、自所述翻转平台转载接线盒至中转平台的转载单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序且可回料型接线盒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载输送带所形成的传动速度小于接线盒自所述翻转平台卸载的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序且可回料型接线盒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框供应单元包括上下分层设置的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位于所述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的同端部且能够上下升降的第三传输带,其中在所述的第三传输带的上下升降中,所述第一传输带和第三传输带之间或者所述第二传输带和第三传输带之间对接进行所述料框的自动补位或卸框,且第三传输带的上层位置为供料工位,其他位置均为辅料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序且可回料型接线盒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工位包括进料辅助工位、出料辅助工位、卸料辅助工位,其中所述供料工位处于所述卸料辅助工位的正上方,所述第一传输带构成进料辅助工位,所述第二传输带构成出料辅助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序且可回料型接线盒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框供应单元具有两组,且对应形成在所述取料机械手的相对两侧,其中两组所述料框供应单元中至少保持一个所述第三传输带处于所述供料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序且可回料型接线盒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料框供应单元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远离所述第三传输带的端部冒出对应侧的机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序且可回料型接线盒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平台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小于或等于30°时,接线盒保持当前状态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宏平,赵永志,
申请(专利权)人:科圣达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