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9933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19
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应用于液冷技术领域,包括一次水循环回路、二次水循环回路和支路循环回路,一次水循环回路的供水段和支路循环回路的供水段通过调节阀、单向阀连通,一次水循环回路的回水段和支路循环回路的回水段连通;二次水循环回路包括蓄水箱,二次水循环回路通过换热器与一次水循环回路、支路循环回路实现换热,二次水循环回路包括供水分水器和回水集水器;支路循环回路包括应急补水口、支路回水口和支路供水口,应急补水口通过进水阀门与支路循环回路的供水段连通,支路回水口、支路供水口分别位于支路循环回路的回水段端口、供水段端口,能够实现应急冷却效果和多回路分流供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冷,具体涉及一种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1、液冷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的高热容和高热传导性能,将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液体中,然后通过液体的流动将热量带走。按照冷却液来分,液冷分为水冷和油冷两种;按照技术来分,液冷技术可以分为直接液冷和间接液冷两种方式。

2、公开号为cn21800500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冷储能系统的冷却水末端装置,涉及储能电池冷却
,包括,换热器;一次水管路系统,包括一次水管道;二次水管路系统,包括二次水管道和三通调节阀,所述二次水管道的进水端与所述三通调节阀的第一管口连接,所述三通调节阀的第二管口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介质入口连通,所述三通调节阀的第三管口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介质出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第二介质出口与所述二次水管道的出水端连通。通过一次冷却水与二次冷却水在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保证了冷却系统对储能电池的冷却效果,且具备了根据需求动态调节自身工作模式的能力。

3、上述技术专利虽然能够通过一次冷却水与二次冷却水在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实现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但在磁共振冷却设备中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系统,包括换热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回路包括一次水循环回路、二次水循环回路和支路循环回路,所述一次水循环回路、二次水循环回路、支路循环回路均包括供水段和回水段,所述一次水循环回路的供水段和支路循环回路的供水段通过调节阀(37)、单向阀(38)连通,一次水循环回路的回水段和支路循环回路的回水段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水循环回路包括分别位于一次水循环回路的回水段端口的一次水回水口(34)、供水段端口的一次水供水口(33),一次水回水口(34)、一次水供水口(33)分别通过管道与换热器(25)连通;

<p>3.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系统,包括换热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回路包括一次水循环回路、二次水循环回路和支路循环回路,所述一次水循环回路、二次水循环回路、支路循环回路均包括供水段和回水段,所述一次水循环回路的供水段和支路循环回路的供水段通过调节阀(37)、单向阀(38)连通,一次水循环回路的回水段和支路循环回路的回水段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水循环回路包括分别位于一次水循环回路的回水段端口的一次水回水口(34)、供水段端口的一次水供水口(33),一次水回水口(34)、一次水供水口(33)分别通过管道与换热器(2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水循环回路的供水段与支路供水口(32)之间的管道上还安装有压力表二(36),一次水循环回路的回水段与支路回水口(31)之间的管道上还安装有流量传感器二(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1)上设置有排气阀(2)、溢水口(3)、液位指示器(4)、水箱过滤网(5)、高液位开关(6)、低液位开关(7),所述排气阀(2)、溢水口(3)位于蓄水箱(1)的顶部,水箱过滤网(5)位于蓄水箱(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水循环回路的供水段包括供水分水器(17)和水泵(8),所述供水分水器(1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海胜
申请(专利权)人:莱创无锡冷却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