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型拔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924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用型拔罐装置。包括外罩体、内罩体和顶盖,外罩体呈半球状,外罩体的顶端处设置有第一对装套口,内罩体的下端延伸形成有延伸管,延伸管与内罩体相互连通,延伸管的外壁上和第一对装套口的内壁之间形成螺纹连接,内罩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对装套口,第二对装套口通过螺纹连接有套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依靠外罩体、内罩体和顶盖组合形成一个密闭的罐体,同时在内部设置有可插放点燃的艾柱,并由顶盖控制内外是否导通,从而来满足拔罐和艾灸的双重使用;同时,在延伸管还设立储液槽,可在储液槽中倒入药液,以及借助艾柱燃烧所产生的艾热对药液进行蒸发,进而可兼备熏蒸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尤其是一种多用型拔罐装置


技术介绍

1、

2、目前,针对拔罐治疗所用到的罐体,跟进治疗功能不同,可分为火罐、药罐和水罐,这些罐体之间因为功能作用不同,所以结构也会存在对应不同,从而也就造成,一种罐体只能进行对应的一种治疗作用。而对于其他中医治疗,比如艾灸、刮痧、熏蒸,更难以在一个罐体中同时实现,因此,在中医治疗时,若要同时进行多种方式治疗,便需要准备多种用具,很显然,这样便会使得医护人员带来十分繁琐的步骤。

3、因此,如何能以一个用具同时满足多种中医治疗,便是当下所需要攻克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满足多种中医治疗的多用型拔罐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多用型拔罐装置,包括外罩体、内罩体和顶盖,所述外罩体呈半球状,所述外罩体的顶端处设置有第一对装套口,所述内罩体的下端延伸形成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与内罩体相互连通,所述延伸管的外壁上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型拔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体、内罩体和顶盖,所述外罩体呈半球状,所述外罩体的顶端处设置有第一对装套口,所述内罩体的下端延伸形成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与内罩体相互连通,所述延伸管的外壁上和第一对装套口的内壁之间形成螺纹连接,所述延伸管的下端的管口处设置有纱网板,所述延伸管的下端部设置有用于储存药液的储液槽,所述内罩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对装套口,所述第二对装套口通过螺纹连接有套接件,所述套接件为中空结构,所述套接件下端置于内罩体的内部并设置有至少一根用于插接艾柱的固定针,所述套接件的内腔中通过隔条连接有一个螺母套,所述隔条与隔条之间形成有导流口,所述顶盖的下端设置有螺柱,所述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型拔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体、内罩体和顶盖,所述外罩体呈半球状,所述外罩体的顶端处设置有第一对装套口,所述内罩体的下端延伸形成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与内罩体相互连通,所述延伸管的外壁上和第一对装套口的内壁之间形成螺纹连接,所述延伸管的下端的管口处设置有纱网板,所述延伸管的下端部设置有用于储存药液的储液槽,所述内罩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对装套口,所述第二对装套口通过螺纹连接有套接件,所述套接件为中空结构,所述套接件下端置于内罩体的内部并设置有至少一根用于插接艾柱的固定针,所述套接件的内腔中通过隔条连接有一个螺母套,所述隔条与隔条之间形成有导流口,所述顶盖的下端设置有螺柱,所述顶盖的上端设置有供手指抓持的手柄部,所述螺柱的下端设置有穿孔针,其中,所述螺柱拧入于螺母套中,并随着螺柱的拧入,所述顶盖与套接件形成盖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深圳市骨伤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