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908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1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减振装置,该桥梁减振装置包括底板、位于底板之上的高阻尼橡胶支座、位于高阻尼橡胶支座之上的高阻尼橡胶钢板叠层结构、以及位于高阻尼橡胶钢板叠层结构之上的顶板;其中,底板与高阻尼橡胶支座之间还通过碟簧连接,高阻尼橡胶支座与顶板之间还通过液压阻尼减震器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减震液压阻尼器、碟簧、高阻尼橡胶支座和高阻尼橡胶钢板叠层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了桥梁支座的抗震效果,减少由于桥上重车引起的振动,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避免桥梁受到冲击后变形甚至出现损坏现象,降低了桥梁支座被压裂破坏的可能性,提高了桥梁支座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减振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桥梁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1、桥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连接两地的交通要道,还是承载重要经济活动的物流通道,桥梁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桥梁分布十分广泛。

2、桥梁作为交通运输工程的基础设施,需要承担行车荷载、自重荷载等多种荷载作用。而桥梁支座作为桥梁受力的传递介质,承担着承载荷载的重要任务。桥梁支座将荷载从桥梁上面传递到地基上,通过合理的支座布置和设计,保护桥梁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3、由于城市桥梁的高速发展及运输车辆的增多,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不容忽视。城市交通尤其是重载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桥梁减振支座是一种用于减少桥梁结构振动的装置,它可以有效地减小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并且一定程度的能降低桥上行车产生的振动,且对不同场地条件具有很好的适应性。然而,现有的桥梁减振支座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减振支座的设计和制造成本较高,安装和维护复杂;一些减振支座的减振效果不理想,不能有效地减小桥梁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7)、位于所述底板(7)之上的高阻尼橡胶支座(5)、位于所述高阻尼橡胶支座(5)之上的高阻尼橡胶钢板叠层结构(2)、以及位于所述高阻尼橡胶钢板叠层结构(2)之上的顶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板(51)的厚度为10mm,第二高阻尼橡胶板(52)的厚度为6mm,所述第三钢板(53)的厚度为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为方形结构,所述顶板(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槽口(12),所述第一连接槽口(12)用于固定所述高阻尼橡胶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7)、位于所述底板(7)之上的高阻尼橡胶支座(5)、位于所述高阻尼橡胶支座(5)之上的高阻尼橡胶钢板叠层结构(2)、以及位于所述高阻尼橡胶钢板叠层结构(2)之上的顶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板(51)的厚度为10mm,第二高阻尼橡胶板(52)的厚度为6mm,所述第三钢板(53)的厚度为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为方形结构,所述顶板(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槽口(12),所述第一连接槽口(12)用于固定所述高阻尼橡胶钢板叠层结构(2)的顶部;所述顶板(1)的四个角处设置有4个第一螺纹孔(13)和4个第一液压减震器连接桩(11),每个第一液压减震器连接桩(11)具有第一螺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阻尼橡胶支座(5)上还设置有4个钢垫片(4),每个钢垫片(4)具有第二液压减震器连接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嘉晖熊京华王明全李挺谷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路桥百城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