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905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用于气道、纵膈和肺组织的诊疗,该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包括并排设置的通气管和操作管,其中,所述通气管内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气管腔,远端具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延伸跨过气管隆突,且在接近第一开口处设有第一可充气套囊;所述通气管还设有第二可充气套囊,所述第二可充气套囊位于气管隆突上方;所述通气管在第二可充气套囊下方、接近气管隆突位置设有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器用于撷取其前端及附近的影像;所述操作管内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操作管腔,远端具有第二开口;所述操作管短于所述通气管,所述操作管的第二开口远离所述通气管的第二可充气套囊。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显著提高多技术复合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的精准性及安全性,充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身麻醉中的气道管理工具,特别是涉及多技术复合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与治疗过程中可视化气道管理及左/右肺隔离的工具。


技术介绍

1、

2、近年来以纤维支气管镜为载体的复合诊疗技术飞速发展,纤维支气管镜复合超声技术、立体定向定位技术、介入热消融治疗技术以及冷冻消融技术等微创技术均已成熟应用于临床。纤维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不再仅局限于直视下病变部位的检查与活检,还可借助超声、立体定向等技术对不同部位和深度的肺结节进行精确定位、活检及消融等有创治疗。纤维支气管镜复合技术目前临床上已经实现对“可疑肺结节”的精确定位、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及介入消融治疗的一体化诊疗方案,参见desai nr,gildea tr,kessler e等。精准诊断与治疗性支气管镜:临床技术与补救方案。胸科医学杂志。2021;160:259-267[desainr,gildea tr,kessler e,et al.advanced diagnostic andtherapeutic bronchoscopy:technology and reimbursement.c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用于气道、纵膈和肺组织的诊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包括并排设置的通气管和操作管,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管腔的截面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管腔的截面直径为5-1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腔的截面为弯月形。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管腔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通气管腔的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用于气道、纵膈和肺组织的诊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包括并排设置的通气管和操作管,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管腔的截面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管腔的截面直径为5-1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腔的截面为弯月形。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管腔的截面积大于所述通气管腔的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在第二开口之上的通气管和操作管整体截面直径不超过14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月形的通气管腔的截面包括朝向操作管腔的第一圆弧段,该第一圆弧段与操作管腔的截面的第二圆弧段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操作管的第二开口处至接近第二可充气套囊之间的通气管朝向操作管一侧的第一外侧壁为圆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充气套囊上端至所述通气管的所述第一开口位置,所述通气管截面外壁为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插入气道后,所述操作管的第二开口距离声门1-2c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杰罗艳王鸿巍邹弘朱明清付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