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维修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880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16
本技术公开了轨道维修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贯穿壳体顶部,并且伸缩杆延伸至壳体内腔,所述伸缩杆底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双轴电机,所述第一双轴电机的左右两个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通过设置第一双轴电机,第一双轴电机启动带动两侧的打磨片对轨道的外侧和内侧同时打磨抛光,从而将轨道上的磨痕打磨,通过设置储油箱和抹油棉,当储油箱内部的保养油进入抹油棉表面,抹油棉对油进行吸附从而在移动过程中,抹油棉将保养油擦拭在轨道的表面,从而延长轨道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轨道维修防护,具体为轨道维修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轨道养护,为保证轨道状态良好,使列车按规定速度安全、平稳、不间断运行而进行的各项轨道养护作业。也称养路。它包括恢复轨道各组成部件性能的轨道更新、修理,预防和消除轨道在列车动力作用及其他影响下所产生的变形、病害等的经常维修工作。为保证行车安全及轨道各部件处于良好状态,延长轨道各部件的使用寿命,避免轨道设备因长期失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须调查研究、制定和执行养护制度,以保证轨道状态良好。

2、但现有的轨道在长期使用时,车辆会到轨道造成磨损,轨道的表面会出现很多波浪状的磨痕,需要对轨道表面进行打磨和上油,以此来进行维修,提高轨道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轨道维修安全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轨道在长期使用时,车辆会到轨道造成磨损,轨道的表面会出现很多波浪状的磨痕,需要对轨道表面进行打磨和上油,以此来进行维修,提高轨道使用安全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轨道维修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轨道维修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2),所述气缸(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贯穿壳体(1)顶部,并且伸缩杆(3)延伸至壳体(1)内腔,所述伸缩杆(3)底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板(4),所述升降板(4)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双轴电机(5),所述第一双轴电机(5)的左右两个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所述升降板(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7),两个连接板(7)均呈倒立的凹状,两个所述第一转轴(6)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打磨片(8),每个所述打磨片(8)均位于对应位置的连接板(7)内部。

2.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轨道维修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2),所述气缸(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贯穿壳体(1)顶部,并且伸缩杆(3)延伸至壳体(1)内腔,所述伸缩杆(3)底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板(4),所述升降板(4)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双轴电机(5),所述第一双轴电机(5)的左右两个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所述升降板(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7),两个连接板(7)均呈倒立的凹状,两个所述第一转轴(6)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打磨片(8),每个所述打磨片(8)均位于对应位置的连接板(7)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维修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油箱(9),所述储油箱(9)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出油管(10),两个所述出油管(10)贴近储油箱(9)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阀门(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维修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2),两个所述固定板(12)均呈倒立的凹状,两个所述出油管(10)均贯穿壳体(1)顶部,并且两个出油管(10)远离储油箱(9)的一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丽安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