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98731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性能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聚酰亚胺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热亚胺化法制备聚酰亚胺过程中副反应多、难以高性能化制备的问题。该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聚酰胺酸溶液;(2)加入化学催化剂,聚酰胺酸溶液完成部分亚胺化反应;(3)加入端基助剂,溶液涂膜并分阶段升温,完成亚胺化反应;(4)高温后处理,得到高性能聚酰亚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性能聚酰亚胺制备方法可显著降低传统亚胺化反应中存在的诸多副反应,有效提高聚酰亚胺的分子量,并诱导分子链取向排列,大幅改善材料的力学、耐热、稳定性、光学性能等,在电气、电子、微电子、显示、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酰亚胺,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聚酰亚胺具有优异的耐热、力学、绝缘等性能,是实际应用中耐温等级最高的特种高分子材料之一,在众多极端环境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气、电子及微电子等领域,被誉为“解决问题的能手”。聚酰亚胺的制备过程通常分为两步:二胺与二酐单体聚合反应生成聚酰胺酸,后经亚胺化反应完成脱水闭环得到聚酰亚胺。根据亚胺化方式不同,可大致分为化学亚胺化法和热亚胺化法,两种方法的工艺条件和适用范围有显著区别。①化学亚胺化法:通过在聚酰胺酸中加入化学脱水剂、催化助剂完成亚胺化反应,该方法针对良好可溶性的聚酰亚胺体系,无法适用更广泛的非可溶性体系;②热亚胺化法:不借助外部亚胺化助剂,通过高温热处理完成亚胺化反应,该方法对最终产物的溶解性没有要求,适用于所有结构类型的聚酰亚胺体系。

2、热亚胺化法的适用性广、工艺条件简单,被广泛用于各类聚酰亚胺材料的加工制备,特别是应用最广泛的均苯型与联苯型非可溶性体系。以聚酰亚胺薄膜为例,通常先将聚酰胺酸溶液旋涂或流延涂布成湿膜,预烘后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分阶段升温包括第一阶段升温和第二阶段升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升温阶段升温温度为130~230℃,第二升温阶段升温温度为250~33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二胺单体与二酐单体的摩尔比为1:(0.90~0.9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化学催化剂与二胺单体的摩尔比为(0.05~3):1。p>

6.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分阶段升温包括第一阶段升温和第二阶段升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升温阶段升温温度为130~230℃,第二升温阶段升温温度为250~33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二胺单体与二酐单体的摩尔比为1:(0.90~0.9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化学催化剂与二胺单体的摩尔比为(0.05~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磊范琳莫松何民辉刘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