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乳腺模型,具体为一种用于提升乳管镜操作熟练度的乳腺模型装置。
技术介绍
1、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常见症状之一,明确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是治疗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乳腺纤维内窥镜(简称乳管镜)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以乳头溢液为临床症状的乳腺导管内病变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方法,使乳腺导管内的微小病变得到了早期发现,极大地提高了乳头溢液病人病因诊断的准确性。
2、成年女性的乳腺有15~25个叶,每个叶是一个独立的腺,由输乳管开口于乳头顶端,在乳晕下输乳管扩大成窦,称为输乳窦。输乳窦以下的大导管分支为小导管,其末端与腺泡相连,乳腺导管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进行乳管镜检查时,检查者将一根直径为0.75mm(0.6mm或0.95mm)的内视镜由一支乳腺导管口插入,并通过医用监视器一边观察乳腺导管内的情况一边向乳管末梢探进,最远可到达第四或五级乳管分支。一支乳腺导管观察完毕后再重复上述步骤检查其余乳腺导管。由于乳腺内乳腺导管分支多、走行方向不固定,若操作医生经验不足,会导致患者检查时间延长、不适感增加、部分导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提升乳管镜操作熟练度的乳腺模型装置,包括面板(1)、乳房主体(2)与乳管镜(3),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呈前后对称分布的乳房主体(2),所述乳房主体(2)的内部设有与外界连通且与人体乳房结构相吻合的若干乳腺管(4),所述乳腺管(4)内壁设有若干个球状凸起(401),所述面板(1)的顶部设有与乳管镜(3)适配的显示屏(5),所述面板(1)的底部设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升降组件(6),所述升降组件(6)的外侧均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套筒(7),所述套筒(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的工字架(8),所述套筒(7)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升乳管镜操作熟练度的乳腺模型装置,包括面板(1)、乳房主体(2)与乳管镜(3),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呈前后对称分布的乳房主体(2),所述乳房主体(2)的内部设有与外界连通且与人体乳房结构相吻合的若干乳腺管(4),所述乳腺管(4)内壁设有若干个球状凸起(401),所述面板(1)的顶部设有与乳管镜(3)适配的显示屏(5),所述面板(1)的底部设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升降组件(6),所述升降组件(6)的外侧均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套筒(7),所述套筒(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的工字架(8),所述套筒(7)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呈左右对称分布的转动座(9),所述转动座(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同一个且与升降组件(6)啮合的蜗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乳管镜操作熟练度的乳腺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房主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单,罗鸿昌,张林,朱沭,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