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设备布放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9832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1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上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包括:滑道、多个滑动组件和顶升止滑组件;滑道倾斜设置,多个滑动组件沿着滑道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滑动组件用于使得滑道上的水上设备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滑道的长度方向移动,顶升止滑组件能够顶升或者脱离水上设备,使水上设备与滑动组件脱离以相对滑道固定或者与滑动组件接触以相对滑道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布放回收水上设备时发生意外滑动的可能,减少人员操作的繁琐程度,降低设备以及人员损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上设备布放回收方法的,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水上设备布放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1、传统的水上设备布放回收方法的作业方法是通过钩网拖曳小车沿着滑道向下转运水上设备到母船艉部,此时水上设备呈半入水状态;再遥控启动水上设备发动机,操控水上设备前冲,直至水上设备艇艏钩的钩爪与钩网拖曳小车上的捕捉网脱离接触;再遥控艇艏钩的钩爪在其内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收拢,艇艏钩在此状态下将不会被捕捉网捕捉;然而,遥控水上设备倒车退出母船滑道。全程需要人员观察和遥控操作,作业过程比较复杂和繁琐,且花费时间较长,水上设备如在未脱钩状态下就强行倒车,这样有可能会引发设备损伤,对人员安全也有一定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上设备布放回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上设备布放回收系统的水上设备容易意外开始滑动而导致设备损伤以及人员伤害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水上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包括:

4、滑道、多个滑动组件和顶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上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止滑组件(3)包括止滑座(31)、设于所述止滑座(31)上的第一止滑转轴(32)和与所述第一止滑转轴(32)连接并且能够绕所述第一止滑转轴(32)转动的止滑轮(33),所述止滑座(31)设于所述滑道(1)上,所述第一止滑转轴(32)平行于所述滑道(1)的长度方向,所述止滑轮(33)的转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滑道(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止滑转轴(32)能够相对所述止滑座(31)升降以调整所述止滑轮(33)的高度,使所述止滑轮(33)能够顶升或者脱离所述水上设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止滑组件(3)包括止滑座(31)、设于所述止滑座(31)上的第一止滑转轴(32)和与所述第一止滑转轴(32)连接并且能够绕所述第一止滑转轴(32)转动的止滑轮(33),所述止滑座(31)设于所述滑道(1)上,所述第一止滑转轴(32)平行于所述滑道(1)的长度方向,所述止滑轮(33)的转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滑道(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止滑转轴(32)能够相对所述止滑座(31)升降以调整所述止滑轮(33)的高度,使所述止滑轮(33)能够顶升或者脱离所述水上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止滑组件(3)还包括止滑支座架(34)、设于所述止滑支座架(34)上的第二止滑转轴(35)和与所述第二止滑转轴(35)连接的止滑轮轴座框架(36)、设于所述止滑轮轴座框架(36)并且与所述第二止滑转轴(35)相对的第三止滑转轴(37)、与所述第三止滑转轴(37)连接的止滑调整件(38),所述第一止滑转轴(32)设于所述止滑轮轴座框架(36)上,所述止滑调整件(38)用于带动所述第三止滑转轴(37)以驱使所述止滑轮轴座框架(36)绕所述第二止滑转轴(35)转动,使所述第一止滑转轴(32)相对所述止滑座(31)升降,带动所述止滑轮(33)顶升或者脱离所述水上设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对称布置于所述滑道(1)的长度方向两侧的所述顶升止滑组件(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顶升止滑组件(3)之间的距离可调。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设备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2)包括滑动座(21)、设于所述滑动座(21)上的滑动支座架(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鹤鸣吴国松何正来张云飞周广宇唐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