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810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12
本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包括:裸电芯,所述裸电芯设有极耳;壳体,所述壳体一端敞口设置,所述裸电芯收容于所述壳体内;顶盖,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壳体敞口的一端,所述顶盖包括极柱;转接件,分别与所述极耳和所述极柱电连接;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与所述壳体和所述转接件形成导热配合,或所述导热组件与所述壳体和所述极耳形成导热配合。本技术提供的二次电池能够在不增加能耗的前提下通过导热组件将电池局部区域的热量有效导出,实现这些区域的主动散热,避免局部高温导致的电池热失控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1、目前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大多从系统层级出发,进行被动散热,即:当布置于特定位置的温度探测点信号显示温度过高时,bms(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冷却系统开启;当温度探点信号显示温度下降时,关闭冷却系统。然而对于快充等大电流工况,现行冷却方案设计无法解决局部高温问题,大电流下,无论是方壳、圆柱还是软包,极耳、转接片、汇流盘等金属部件在大电流通过时产生大量焦耳热,而这些部件往往与其他部件接触面积较小,无法得到充分冷却,导致热量积累,温度升高,进而导致电池局部高温。冷却系统设于电池外部,液冷系统到这些高温区域的路径长、材料种类多,导热热阻往往非常大,容易使得电池低温区域温度更低却无法有效降低高温区温度。

2、其次,现行液冷系统能耗较高,一般的电池包液冷系统往往需要3kw以上的冷却功率,驱动冷却液循环也需要额外的泵功,因此,对于本来总能量就有限的电池包来说,还需要分出相当一部分的能量供给自身冷却,是一种较大的负担。

3、最后,现行冷却方案无法主动散热,为了减少能耗,一般都是以测量温度到达设定值后再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与所述壳体和/或所述转接件和/或所述极耳之间设有导热绝缘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由绝缘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包括组件本体,所述组件本体内设有用于收容导热介质的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包括蒸发区和冷凝区,所述空腔被配置为当蒸发区的液态导热介质蒸发为气态后能够扩散至所述冷凝区,且所述冷凝区的气态导热介质液化后能够回流至所述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与所述壳体和/或所述转接件和/或所述极耳之间设有导热绝缘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由绝缘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包括组件本体,所述组件本体内设有用于收容导热介质的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包括蒸发区和冷凝区,所述空腔被配置为当蒸发区的液态导热介质蒸发为气态后能够扩散至所述冷凝区,且所述冷凝区的气态导热介质液化后能够回流至所述蒸发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区内设有微孔材料制成的吸附载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浅唐宗尧符云笛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