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小型增程车用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783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增程车用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属于发动机冷却润滑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缸盖,所述缸盖设置在发动机缸体上侧,其上设置有集油槽;回油道,所述回油道包括第一回油道以及第二回油道;所述第一回油道设置在发动机缸体进气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回油道的出口,在垂直方向上与发动机曲轴存在距离;所述第二回油道设置在发动机缸体排气侧的外壁上,出口处与所述集油槽联通,入口处设置有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与发动机的油底壳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回油道设置在远离曲轴的缸体内壁上,使得机油回落时不经过旋转件,可有效避免机油回落过程中含气量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冷却润滑,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小型增程车用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


技术介绍

1、发动机在工作时,需要机油对其进行润滑冷却,降低发动机零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发动机润滑油通过缸盖上的油道输送到缸盖里各个运动部件上,再由缸盖与缸体上的回油结构回到油底壳中。

2、市面现有的发动机回油结构大部分为纵向回油结构,机油经过缸盖与缸体的纵向回油通道直接流回油底壳内,这种发动机回油结构比较简单且能够有效降低发动机回油不通畅带来的各种问题,如中国专利申请文献cn213360262u中公开的回油结构。

3、然而,上述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在机油工作过程中,大量机油在回落时会触碰到高速运转的发动机部件,且机油回落到油底壳后容易造成机油飞溅,导致机油中的含气量增加,或是因为空气混入机油后,就会产生泡沫,泡沫不及时消除会产生气阻、供油不足、粘度降低等缺陷,影响发动机性能,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发动机故障。

4、因此,亟需一种改进后的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程车用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包括相联通的第一集油槽以及第二集油槽,所述第一集油槽与所述第一回油道连接,所述第二集油槽与所述第二回油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在靠近排气侧设置有两个油孔,所述第二回油道与所述集油槽通过两个油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油道出口处为楔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油道与所述回油通道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程车用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包括相联通的第一集油槽以及第二集油槽,所述第一集油槽与所述第一回油道连接,所述第二集油槽与所述第二回油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在靠近排气侧设置有两个油孔,所述第二回油道与所述集油槽通过两个油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油道出口处为楔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油道与所述回油通道之间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威胡尚端李红志王浩周长志郑聪王景雨邵俊恺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成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