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设计,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空间梁结构钢制轻量化后副车架。
技术介绍
1、副车架作为汽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起到连接悬架系统与车身之外,还起到连接动力总成的作用。其品质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平稳性、舒适性等性能,这就要求副车架具有疲劳强度高、刚度和弹性好、质量轻等特点。
2、目前副车架多为铸造件或钣金件,为了提高副车架的刚度、强度。其截面尺寸往往很大,但又要满足轻量化的需求,这就导致大部分副车架为薄壁腔体结构,虽然这种结构能够提高副车架的强度和刚度,但是生产工艺较为复杂。采用铸造工艺生产时,由于封闭型腔的存在对模具要求较高,增加了生产成本。而对于冲压工艺生产的副车架来说,多为上下钣金件扣合后进行焊缝连接,通常还会在内部设置加强板并进行焊接,不仅在焊缝部位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且不利于生产加工。
3、现有技术中,提升副车架整体刚度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4、1.增加零部件厚度。虽然该方案能够有效的提升副车架的抗弯、抗扭性能,但由于冲压工艺的原因,材料越厚其成型越难。并且会大幅度增加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间梁结构钢制轻量化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副车架主体,所述副车架主体采用空间梁结构制成;副车架主体呈左右对称结构;包括左后车身安装点,左前车身安装点,右后车身安装点,右前车身安装点,以左后车身安装点,左前车身安装点,右后车身安装点,右前车身安装点为几何边界约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梁结构钢制轻量化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车身安装点通过四根梁与副车架主体相连,并且左后车身安装点的安装座与梁之间圆滑过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梁结构钢制轻量化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车身安装点通过四根梁与副车架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梁结构钢制轻量化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副车架主体,所述副车架主体采用空间梁结构制成;副车架主体呈左右对称结构;包括左后车身安装点,左前车身安装点,右后车身安装点,右前车身安装点,以左后车身安装点,左前车身安装点,右后车身安装点,右前车身安装点为几何边界约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梁结构钢制轻量化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车身安装点通过四根梁与副车架主体相连,并且左后车身安装点的安装座与梁之间圆滑过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梁结构钢制轻量化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车身安装点通过四根梁与副车架主体相连,并且左前车身安装点的安装座与梁之间圆滑过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梁结构钢制轻量化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前车身安装点通过四根梁与副车架主体相连,并且右前车身安装点的安装座与梁之间圆滑过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梁结构钢制轻量化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连接右后车身安装点的副车架主体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梁,所述右后车身安装点通过第一连接梁与副车架主体相连,并且右后车身安装点的安装座与第一连接之间圆滑过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耀辉,韩龙龙,王浩源,宋承裕,张雅东,王北昆,李佚非,何庆一,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