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噪耳机结构和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768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09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风噪耳机结构和耳机,包括耳挂部和主体部,耳挂部与主体部连接,耳挂部用于佩戴于耳部,以使主体部位于耳部的前侧,主体部的内部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主体部包括自主体部的内侧朝外侧方向凸起的弧形壁,弧形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拾音孔,第一拾音孔用于与第一麦克风声学耦合。由于弧形壁呈弧形设置,当风作用于弧形壁时,风能量可以快速的向弧面两侧散开,减小风吹进第一拾音孔的能量,进而减小了风噪,可以有效提高第一麦克风的拾音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耳机,尤其涉及一种防风噪耳机结构和耳机


技术介绍

1、耳机已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可以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配合使用。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多,耳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诸如出现了带通话功能的耳机和带主动降噪的耳机。带通话功能的耳机和带主动降噪功能的耳机都需要麦克风拾取外界的声音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供耳机系统中的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并为耳机提供相应的功能。

2、然而,由于麦克风的拾音特点,即麦克风的膜片受到振动时,会产生电信号,当环境中存在大风时,会导致麦克风振膜振动幅度过大,出现杂音,也即会产生较大的风噪,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防风噪耳机结构和耳机,可以解决耳机出现较大风噪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防风噪耳机结构,包括耳挂部和主体部,所述耳挂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耳挂部用于佩戴于耳部,以使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耳部的前侧,所述主体部的内部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麦克风,所述主体部包括自所述主体部的内侧朝外侧方向凸起的弧形壁,所述弧形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拾音孔,所述第一拾音孔用于与所述第一麦克风声学耦合。

3、可选的,所述主体部包括发声段、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发声段和所述耳挂部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包括所述弧形壁,所述弧形壁的一端与所述发声段连接,所述弧形壁的另一端向所述耳挂部弯曲延伸并与所述耳挂部连接。

4、可选的,所述弧形壁设置于所述过渡段朝向人体前侧的表面。

5、可选的,所述弧形壁的中部凸起逐渐向左右两侧弯曲过渡延伸从而形成导风面。

6、可选的,所述弧形壁包括不同曲率半径的点,所述点的曲率半径在2毫米至40毫米之间。

7、可选的,所述第一拾音孔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子孔和第二子孔,在佩戴状态下,所述第一子孔比所述第二子孔在矢状轴正方向上更靠近眼睛;所述第一子孔和所述第二子孔之间的连线与矢状轴正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小于等于90度。

8、可选的,所述第一夹角小于等于60度。

9、可选的,所述弧形壁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第一拾音孔,至少三个所述第一拾音孔呈直线排列或三角形排列或四边形排列或圆形排列。

10、可选的,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发声段自自由端朝向与所述过渡段连接的一端的方向、与矢状轴正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呈锐角;所述发声段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所述发声段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声学耦合的至少一个第二拾音孔,所述第二拾音孔朝向耳部的三角窝一侧设置。

11、可选的,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20度至60度之间。

12、可选的,所述发声段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所述发声段设置有出音孔和与所述第二麦克风声学耦合的至少一个第二拾音孔,所述出音孔位于所述发声段朝向耳孔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二拾音孔与所述出音孔同侧。

13、可选的,所述耳挂部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所述耳挂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拾音孔,所述第二拾音孔与所述第二麦克风声学耦合。

14、可选的,所述耳挂部包括功能段和弯曲段,所述弯曲段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弯曲段的另一端向所述功能段弯曲延伸并与所述功能段连接,所述功能段设置有所述第二拾音孔和所述第二麦克风;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功能段位于耳部的后侧。

15、可选的,所述功能段包括朝向所述耳部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拾音孔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

16、可选的,所述第一拾音孔设置为一个,自所述第二拾音孔指向所述第一拾音孔的连线、与自所述第一拾音孔指向对应侧人嘴嘴角之间的连线所形成的第三夹角的角度小于等于60度。

17、可选的,所述第一拾音孔设置为至少两个,自所述第二拾音孔指向在矢状轴正方向上最靠近人嘴的所述第一拾音孔之间的连线与、自在矢状轴正方向上最靠近人嘴的所述第一拾音孔指向对应侧人嘴嘴角之间的连线所形成的第三夹角的角度小于等于60度。

18、可选的,所述防风噪耳机结构还包括具有网孔结构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拾音孔和/或所述第二拾音孔。

19、可选的,所述阻挡件的声阻在9×107pa·s/m3至9×1012pa·s/m3之间。

20、可选的,所述阻挡件中单个网孔的面积在0.04平方毫米至0.07平方毫米之间,或所述阻挡件的开孔率在20%至48%之间。

21、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电声换能器,所述耳机还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

22、本申请提供了防风噪耳机结构和耳机,通过设置耳挂部可以将耳机佩戴于耳部。此外,主体部包括自主体部的内侧朝外侧方向凸起的弧形壁,将与第一麦克风声学耦合的第一拾音孔设置于该弧形壁,由于弧形壁呈弧形设置,当风作用于弧形壁时,风能量可以快速的向弧面两侧散开,减小风吹进第一拾音孔的能量,进而减小了风噪,可以有效提高第一麦克风的拾音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风噪耳机结构,包括耳挂部和主体部,所述耳挂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耳挂部用于佩戴于耳部,以使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耳部的前侧,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发声段、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发声段和所述耳挂部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包括所述弧形壁,所述弧形壁的一端与所述发声段连接,所述弧形壁的另一端向所述耳挂部弯曲延伸并与所述耳挂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壁设置于所述过渡段朝向人体前侧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壁的中部凸起逐渐向左右两侧弯曲过渡延伸从而形成导风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壁包括不同曲率半径的点,所述点的曲率半径在2毫米至40毫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音孔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子孔和第二子孔,在佩戴状态下,所述第一子孔比所述第二子孔在矢状轴正方向上更靠近眼睛;所述第一子孔和所述第二子孔之间的连线与矢状轴正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小于等于90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小于等于6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壁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第一拾音孔,至少三个所述第一拾音孔呈直线排列或三角形排列或四边形排列或圆形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发声段自自由端朝向与所述过渡段连接的一端的方向、与矢状轴正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呈锐角;所述发声段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所述发声段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声学耦合的至少一个第二拾音孔,所述第二拾音孔朝向耳部的三角窝一侧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在20度至60度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段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所述发声段设置有出音孔和与所述第二麦克风声学耦合的至少一个第二拾音孔,所述出音孔位于所述发声段朝向耳孔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二拾音孔与所述出音孔同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挂部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所述耳挂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拾音孔,所述第二拾音孔与所述第二麦克风声学耦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挂部包括功能段和弯曲段,所述弯曲段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弯曲段的另一端向所述功能段弯曲延伸并与所述功能段连接,所述功能段设置有所述第二拾音孔和所述第二麦克风;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功能段位于耳部的后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段包括朝向所述耳部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拾音孔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音孔设置为一个,自所述第二拾音孔指向所述第一拾音孔的连线、与自所述第一拾音孔指向对应侧人嘴嘴角之间的连线所形成的第三夹角的角度小于等于60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音孔设置为至少两个,自所述第二拾音孔指向在矢状轴正方向上最靠近人嘴的所述第一拾音孔之间的连线与、自在矢状轴正方向上最靠近人嘴的所述第一拾音孔指向对应侧人嘴嘴角之间的连线所形成的第三夹角的角度小于等于60度。

17.根据权利要求9-16任一项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噪耳机结构还包括具有网孔结构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拾音孔和/或所述第二拾音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的声阻在9×107Pa·s/m3至9×1012Pa·s/m3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中单个网孔的面积在0.04平方毫米至0.07平方毫米之间,或所述阻挡件的开孔率在20%至48%之间。

20.一种耳机,包括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风噪耳机结构,包括耳挂部和主体部,所述耳挂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耳挂部用于佩戴于耳部,以使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耳部的前侧,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发声段、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发声段和所述耳挂部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包括所述弧形壁,所述弧形壁的一端与所述发声段连接,所述弧形壁的另一端向所述耳挂部弯曲延伸并与所述耳挂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壁设置于所述过渡段朝向人体前侧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壁的中部凸起逐渐向左右两侧弯曲过渡延伸从而形成导风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壁包括不同曲率半径的点,所述点的曲率半径在2毫米至40毫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音孔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子孔和第二子孔,在佩戴状态下,所述第一子孔比所述第二子孔在矢状轴正方向上更靠近眼睛;所述第一子孔和所述第二子孔之间的连线与矢状轴正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小于等于90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小于等于6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壁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第一拾音孔,至少三个所述第一拾音孔呈直线排列或三角形排列或四边形排列或圆形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佩戴状态下,所述发声段自自由端朝向与所述过渡段连接的一端的方向、与矢状轴正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呈锐角;所述发声段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所述发声段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麦克风声学耦合的至少一个第二拾音孔,所述第二拾音孔朝向耳部的三角窝一侧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在20度至60度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风噪耳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段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所述发声段设置有出音孔和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波谢振龙唐思琪陈琦峰邓宏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十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