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疏极化码编译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9767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稀疏极化码编译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纠错编译码领域,包括:获取具有极化效应的高阶稀疏极化核矩阵;根据稀疏极化核矩阵得到稀疏生成矩阵;用所述稀疏生成矩阵生成稀疏极化码的编码因子图;根据所述编码因子图计算比特信道的可靠性度量值,将可靠性度量值高的比特信道放置待发送数据序列的信息比特,可靠性度量值低的比特信道放置待发送数据序列的冻结比特,进而得到稀疏极化码的输入序列;将所述稀疏极化码的输入序列乘以所述稀疏生成矩阵,得到编码码字,并经调制后发送。基于此,还提供了相应的稀疏极化码译码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保证强纠错能力的同时,实现并行的高速率译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纠错编译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稀疏极化码编译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极化码作为一种理论可达香农限的结构化编码方案,纠错性能优异,而且编译码算法的复杂度较低,有利于工程实现,已被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采用。

2、目前,极化码多采用的是二阶极化核,经典的二阶极化码在串行译码下纠错能力优异,但是受限于逐比特译码特性,难以实现高速率。经典的二阶极化码在并行译码下可以达到高速率,但纠错能力损失严重。因此,兼顾纠错能力与速率的编译码方案一直是极化码研究的难题。

3、将经典极化码的二阶极化核替换为具有更优极化性能的高阶极化核,可以显著提升极化码的纠错能力。此外,考虑到ldpc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在并行译码下可以很好的兼顾纠错能力,这得益于其校验矩阵的稀疏性。因此,可以从ldpc码校验矩阵稀疏的角度出发,来解决极化码错能力与速率无法兼顾的问题。然而,如何设计一种极化性能优异的高阶、稀疏的极化核,从而得到一种强纠错、高速率的极化码编码、译码方案是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疏极化码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疏极化码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还包括:对所述稀疏极化核矩阵Fp进行优化,以获得极化性能最优的极化核矩阵将所述极化性能最优的极化核矩阵作为所述稀疏极化核矩阵Fp;所述优化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疏极化码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稀疏生成矩阵其中,为阶数为pi的极化核矩阵,i=1,2,…,s,s为所述编码因子图的层数,稀疏极化码的码长N=p1·p2…ps,为克罗内克积;且所述极化核矩阵至少有一个为所述稀疏极化核矩阵F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疏极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疏极化码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疏极化码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还包括:对所述稀疏极化核矩阵fp进行优化,以获得极化性能最优的极化核矩阵将所述极化性能最优的极化核矩阵作为所述稀疏极化核矩阵fp;所述优化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疏极化码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稀疏生成矩阵其中,为阶数为pi的极化核矩阵,i=1,2,…,s,s为所述编码因子图的层数,稀疏极化码的码长n=p1·p2…ps,为克罗内克积;且所述极化核矩阵至少有一个为所述稀疏极化核矩阵f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疏极化码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用所述稀疏生成矩阵gn生成稀疏极化码的编码因子图,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稀疏极化码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构成所述稀疏生成矩阵gn中的极化核矩阵包含二阶极化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涛刘洋洋肖丽霞周家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