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克A克鲁专利>正文

重量可调整的壶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7556 阅读:4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重量可调整的壶铃包括搁置在重量件的垂直堆叠顶上的举重构件。重量选择器可转动而进入和脱离与重量板的下置配合,以将要求数量的质量固定到举重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整练习用壶铃上重量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练习用壶铃在本领域内是公知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容易调整的壶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涉及到经受重力作用质量移动的方法和装置。在一较佳的应用中,本 专利技术允许使用者通过将要求数量的质量固定到手把或其它举重构件上来调整重力阻力。本 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可用壶铃来描述,该壶铃具有手柄、固定到手柄上并设置在手柄下 方的重量支承部分,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重量支承部分上的重量选择器。诸重量件的大小 和构造做成能占据重量支承部分,并响应于重量选择器的转动而有选择地配合和脱开。从 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将会明白到本专利技术许多特征和/或优点。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中诸图,其中,在所有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零件。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原理构造的重量可调整的壶铃的立体图; 图2是图1壶铃的前视图; 图3是图1壶铃某些部件的前视图; 图4是出现在图3中的重量选择器的前视图; 图5是相对于图3中出现的偏置构件显示的图4的重量选择器的俯视图; 图6是出现在图3中的第一和第二堆叠的重量板以及图1-2中所示的外壳的仰视图; 图7是图3的上重量板的仰视图; 图8是图3的下重量板的前视图; 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原理构造的一替代实施例的壶铃的前视图; 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原理构造的另一替代实施例的壶铃的前视图,其中,移去外壳的前半部,而重量选择器处于准备好使用位置; 图11是图10壶铃的前视图,其中重量选择器处于未准备好使用位置;以及 图12是图10壶铃某些部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原理构造的练习用的壶铃100。该壶铃100包括举重构件 或手柄构件120,以及至少两个重量件180和190,该两个重量件借助于可转动地安装在举 重构件120上的重量选择器140有选择地固定到举重构件120。 最好通过彼此连接(通过超声波焊接、粘结、紧固件、卡配和/或本领域内公知的4其它方法)两个注模制的零件或半部121和122来形成举重构件120。举重构件120包括 位于中心的水平手把124,手把124的大小和构造做成适于抓持。手把124 —体地形成到注 模制的零件121和122中,但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手把124也可以是分离零件。手把124 显示为带有乙烯基的外套112。举重构件120还包括左和右的垂直手柄部分125和126,它 们与手把124合作而形成倒置的U形手柄,该手柄具有三个分立的可抓持的部分。倒置的U 形金属杆(未示出)最好设置在倒置的U形手柄内,以提高结构完整性并提供一定的配重。 手柄部分125和126的下端连接到重量支承部分128,其可描述为向下开口的外壳 或罩壳,外壳或罩壳的大小和构造最好覆盖、包容和配合在重量件180和190上。重量支承 部分128与至少上重量件180的周缘部分合作,以在举重构件120和至少上重量件180之 间维持要求的定向。在外壳128的前后侧壁内设有凹处或扇形凹口 129,以便容纳或抵靠住 使用者的前臂上。 举重构件120还较佳地构造成将配重或固定重量件170接纳和固定在两个模制零 件121和122之间。图3中显示出其中一个固定重量件170,另一固定重量件与其相同,并 相对于重量选择器140占据着直径向相对的位置。在实施例100中,两个固定重量件170 与举重构件120的其它部分合作而形成重4磅的起始重量或最小重量。每个重量件180和 190也构造成重4磅。换句话说,壶铃100可选择地在4和12磅之间调整,每次以4磅为增 重量选择器140本身显示在图4中,其最好是注模制塑料的单一件。重量选择器 140包括颈部或轴141,该颈部或轴141垂直地延伸在上旋钮142和下凸缘147之间。零件 121和122包括配合围绕轴141的水平壁部分,以便可转动地将重量选择器140连接到举 重构件120。诸垂直槽143在圆周向彼此间距60度的位置处延伸入旋钮142的外侧壁内。 旋钮142可描述为向上开口的圆柱形壳。如图5所示,内壁或凸缘144横贯旋钮142的内 部直径向地突出,以便于夹持在使用者拇指和食指之间。标记145设置在旋钮142的面向 上的底壁上,诸标记的位置相对于槽143径向地对齐。直径向相对的指示器123设置在举 重构件120上,刚好超过旋钮142的圆周。倒置的V形突部148从下凸缘147向下突出并 有选择地配合重量件180和190,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讨论。 不同的结构或装置可用来将重量选择器140偏置朝向相对于举重构件120与重量 件180和190的要求定向,和/或将重量选择器140锁定在相对于举重构件120与重量件 180和190的要求定向。例如,板弹簧可结合到重量选择器140内,并可偏置而占据由举重 构件120形成的棘爪位置,占据在围绕凸缘147的弧形内。在替代的形式中,柱塞可安装在 举重构件120上,并可偏置而占据由凸缘147形成的棘爪位置,占据在围绕凸缘147的圆周 位置处。 在所示的实施例100中,偏置部件130固定在零件121和122之间的适当位置。偏 置部件130连同重量选择器140 —起显示在在图5中。偏置部件130包括相对于举重构件 120固定就位的底部131,以及一体地连接到底部131的多个直径向相对的板弹簧133。凸 块134安装在各个板弹簧133的端部上,并构造成被接纳在旋钮140上对齐的槽143内。 如图3和6所示,重量件180和190堆叠而配装在重量支承外壳128内,并适于使 重量选择器140插入到重量件180和190内的开口中。各个重量件180和190最好是锻造 的金属零件。或者,重量件180和190可用不同的材料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制造,例如,包括注模塑料壳,其围绕并含有相当密的填料材料。在任何情况下,各个重量件180和190可被 描述为一块板,其具有平行于重量选择器转动轴线X(示于图3中)测量所得的厚度。 如图7所示,位于中心的开口 181沿着垂直于上重量件180厚度的方向延伸通过 上重量件180。开口 181可被描述为锥形孔,其被直径向相对的突部184和直径向相对的槽 口 188界限,锥形孔在直径向与直壁槽或键槽189相交。如图6所示,当槽189合适地相对 于下重量板190定向时,该槽189容纳下重量板190上的直径向相对的突耳194。当突部 148占据开口 181时,锥形孔适应重量选择器140的转动,而当重量选择器140合适地相对 于突部148定向时,突部184置于突部148上。 如图6所示,中心定位的开口或锥形孔191沿着垂直于下重量件190厚度的方向 延伸通过下重量件190。锥形孔191内的直径向相对槽198形成在突耳194之间。下重量 件190较佳地包括从其下面或底表面向下突出的突出物或短柱199,由此,相对于下支承表 面来提升下重量件190的块体以及举重构件210。 如图6和8所示,突耳194从下重量件190向上突出,它们具有形成锥形孔191延 伸部的相对侧壁。当上重量件180搁置在下重量件190顶上时,突耳194通过上重量件180 内的槽189伸出,由此,使两块板180和190彼此对齐。还有,突耳194的相对侧壁呈现这 样的位置锥形地与上重量件180上的突部184对齐。换句话说,当突部148占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量可调整的壶铃,包括:重量件的堆叠,所述重量件的堆叠包括限定第一开口的上重量件和限定第二开口的下重量件,其中,所述上重量件构造成占据位于所述下重量件顶上的预定位置;举重构件,所述举重构件构造成搁置在所述上重量件顶上,其中,所述举重构件包括(a)手柄、(b)与所述上重量件对齐的重量件配合部分、以及(c)重量选择器,所述重量选择器具有(i)相对于所述重量件配合部分围绕一轴线转动的轴、以及(ii)刚性地连接到所述轴上的重量保持构件,其中,当所述举重构件搁置在所述上重量件顶上时,所述重量保持构件占据每个所述开口,并可有选择地转动到与每个所述重量件的下置配合中;以及当所述重量选择器占据相对于所述重量件配合部分的第一定向时,所述重量保持构件相对于每个所述重量件自由地向上移动,由此,所述举重构件可被提升而没有任一个所述重量件被提升;以及当所述重量选择器占据相对于所述重量件配合部分的第二定向时,所述重量保持构件仅在所述上重量件下方,由此,所述举重构件可与所述上重量件一起被提升;以及当所述重量选择器占据相对于所述举重构件的所述重量件配合部分的第三定向时,所述重量保持构件在至少所述下重量件下方,由此,所述举重构件可与各个所述重量件一起被提升。...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8-11-7 61/198,619;US 2009-1-20 61/205,509一种重量可调整的壶铃,包括重量件的堆叠,所述重量件的堆叠包括限定第一开口的上重量件和限定第二开口的下重量件,其中,所述上重量件构造成占据位于所述下重量件顶上的预定位置;举重构件,所述举重构件构造成搁置在所述上重量件顶上,其中,所述举重构件包括(a)手柄、(b)与所述上重量件对齐的重量件配合部分、以及(c)重量选择器,所述重量选择器具有(i)相对于所述重量件配合部分围绕一轴线转动的轴、以及(ii)刚性地连接到所述轴上的重量保持构件,其中,当所述举重构件搁置在所述上重量件顶上时,所述重量保持构件占据每个所述开口,并可有选择地转动到与每个所述重量件的下置配合中;以及当所述重量选择器占据相对于所述重量件配合部分的第一定向时,所述重量保持构件相对于每个所述重量件自由地向上移动,由此,所述举重构件可被提升而没有任一个所述重量件被提升;以及当所述重量选择器占据相对于所述重量件配合部分的第二定向时,所述重量保持构件仅在所述上重量件下方,由此,所述举重构件可与所述上重量件一起被提升;以及当所述重量选择器占据相对于所述举重构件的所述重量件配合部分的第三定向时,所述重量保持构件在至少所述下重量件下方,由此,所述举重构件可与各个所述重量件一起被提升。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可调整的壶铃,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保持构件具有向下发散的侧壁。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可调整的壶铃,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选择器从所述第二定向转到所述第三定向,使所述上重量保持构件从与所述上重量件的下置配合中转出。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可调整的壶铃,其特征在于,凸块从所述下重量件向上突出到所述上重量件内的开口内,以保持所述下重量件和所述上重量件之间的理想定向。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量可调整的壶铃,其特征在于,当处于所述第三定向时,所述重量选择器直接位于所述凸块下方。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量可调整的壶铃,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举重构件搁置在所述堆叠顶上时,所述重量选择器的最下部分设置在所述上重量件的所述第一开口内。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量可调整的壶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重量件设置在所述重量件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克A克鲁
申请(专利权)人:马克A克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