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引流免贴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7408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52
本技术涉及负压引流伤口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免贴膜装置,包括吸附组,所述吸附组的顶端内部设置有贴膜层,且贴膜层的中心连接有引流孔,所述吸附组包括贴膜框,且贴膜框的顶端内壁设置有贴合壁,且贴合壁的内壁贴合有贴膜层,所述贴膜框的底端四周连接有吸附框,所述贴膜层包括引流海绵,所述引流海绵的四周外壁贴合有贴合壁。本技术通过采用引流海绵与吸附框组合的方式形成整体负压引流结构,通过吸附框取代传统贴膜方式,从而无需贴膜,且通过硅胶材质的吸附不但牢固不易脱落,还可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随时掀起吸附框四周观察伤口创面的愈合情况,无需频繁更换贴膜,减少更换辅料成本和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负压引流伤口治疗设备,具体为一种负压引流免贴膜装置


技术介绍

1、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生物半透膜使开放创面封闭,使用专用负压机产生一定的负压,通过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创后的创面,该疗法能够加速创面部位的血液循环,显著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少污染,抑制细菌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或为手术修复创造条件。是一种高效、简单、经济,促进创面愈合的纯物理疗法。

2、传统负压引流治疗使用时,先将引流海绵直接覆盖在伤口上,负压引流套装中会匹配相应的海绵,在引流海绵覆盖伤口后,需用封闭贴膜覆盖引流海绵,其是生物半透膜,可以使膜内侧的水分和空气透出去,但是膜外侧的物质无法进入内侧,能保持一定的透气性和透湿性,而引流管是连接引流海绵和负压源的通道,负压引流是通过负压引流装置,将伤口内的坏死组织或脓性组织引流出体外,创造有利于伤口恢复的环境,因此,引流期间要注意引流管道是否通畅,发生堵塞时予以及时冲洗,保持引流通畅,最后通过医院里的中心负压合理设置负压源的压力值,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引流免贴膜装置,包括吸附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1)的顶端内部设置有贴膜层(2),且贴膜层(2)的中心连接有引流孔(3),所述吸附组(1)包括贴膜框(101),且贴膜框(101)的顶端内壁设置有贴合壁(102),且贴合壁(102)的内壁贴合有贴膜层(2),所述贴膜框(101)的底端四周连接有吸附框(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引流免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框(101)通过贴合壁(102)与贴膜层(2)四周相卡合,且贴膜框(101)与吸附框(103)之间为一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引流免贴膜装置,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引流免贴膜装置,包括吸附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1)的顶端内部设置有贴膜层(2),且贴膜层(2)的中心连接有引流孔(3),所述吸附组(1)包括贴膜框(101),且贴膜框(101)的顶端内壁设置有贴合壁(102),且贴合壁(102)的内壁贴合有贴膜层(2),所述贴膜框(101)的底端四周连接有吸附框(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引流免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框(101)通过贴合壁(102)与贴膜层(2)四周相卡合,且贴膜框(101)与吸附框(103)之间为一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引流免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层(2)包括引流海绵(201),所述引流海绵(201)的四周外壁贴合有贴合壁(102),且引流海绵(201)的中端开设有过孔槽(202),所述引流海绵(201)的顶面贴合有生物半透膜(203),且生物半透膜(203)的顶面贴合有保护纸(2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压引流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张华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