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发电装置的,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地铁隧道气流动力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1、地铁列车在通过隧道区间时,列车前部空气受挤压,其中一部分空气以压缩波的形式向前流动,还有一部分空气通过列车与隧道之间的环状空间向列车后方流动。列车尾部移动后形成的负压空间,将会吸引来自环状空间和来自驶离车站的空气,弥补这部分即压差,这种现象是活塞风,其风速可达3-7m/s,所携带的风能可以作为持续的能量来源加以利用。现在的大部分隧道中的活塞风的应用率低,发电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利用地铁隧道气流动力发电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利用地铁隧道气流动力发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壳体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部套设有聚风罩,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连接有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环绕转动轴呈圆周阵列设置;
4、所述聚风罩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轴外表面、且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地铁隧道气流动力发电装置,包括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壳体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0),所述转动轴(20)的外部套设有聚风罩(30),所述转动轴(20)的外表面连接有多个叶片(40),多个所述叶片(40)环绕转动轴(20)呈圆周阵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铁隧道气流动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导流组件(33)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盘(31)上的多个第一旋转轴(331),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盘(32)上的多个第二旋转轴(332),以及连接于相对端所述第一旋转轴(331)与第二旋转轴(332)之间的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地铁隧道气流动力发电装置,包括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壳体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0),所述转动轴(20)的外部套设有聚风罩(30),所述转动轴(20)的外表面连接有多个叶片(40),多个所述叶片(40)环绕转动轴(20)呈圆周阵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铁隧道气流动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导流组件(33)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盘(31)上的多个第一旋转轴(331),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盘(32)上的多个第二旋转轴(332),以及连接于相对端所述第一旋转轴(331)与第二旋转轴(332)之间的聚风叶(3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地铁隧道气流动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0)延伸至底座(10)的一端外表面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1),所述第一锥齿轮(21)的两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2),所述第二锥齿轮(22)相互远离的一侧连接有发电机(23),所述发电机(23)连接于底座(10)的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地铁隧道气流动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内部连接有逆变控制器(12)以及储能装置(13),所述逆变控制器(12)与储能装置(13)电连接,所述逆变控制器(12)与发电机(23)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地铁隧道气流动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21)的底端设有第三锥齿轮(24),所述第三锥齿轮(24)与两个第二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曾曾,殷涛,朱军,王孝东,张继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