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向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7341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逆变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双向逆变器,包括壳体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元器件,所述电路板与元器件共同构成双向逆变电路;还包括分散组件,所述分散组件用于将电路板及元器件进行拆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构成双向逆变电路的电路板以及元器件进行均分,并通过连接线缆进行连接,在组装式,通过连接线缆的折叠、弯曲,致使整个双向逆变电路体积缩小,在安装于壳体内部后,使得双向逆变器体积较小,而在检修时,通过将手动拉扯,将多个电路板进行分离,进而增大多个电路板之间的间隙,便于进行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逆变器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双向逆变器


技术介绍

1、双向逆变器是指能够实现双向能量转换的设备,它可以将储存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也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维持电网的运行稳定,在光伏发电、汽车等多领域中均运用广泛。

2、双向逆变器在正常使用时,依赖其内部设置电气元件以及线路,对电流进行转换,因此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双向逆变器容易因此各种因素发生故障,如灰尘过多、水汽过多导致的电路板短路、元器件老化导致线路断路等,因此为了降低双向逆变器的故障率,通常需要对双向逆变器内部元器件以及线路进行定期维护,而在双向逆变器故障时,更是需要对双向逆变器进行拆卸检修,而由于生产制造时,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双向逆变器的体积,致使双向逆变器内部元器件以及线路的排列较为紧凑,因此在维护或检修时,狭小的空间对工作人员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同时较多固定结构的拆卸,更是导致维护、检修作业方便程度降低。

3、相关技术为了增强双向逆变器维护、检修的便捷性,通常采用便捷安装与拆卸的方式,将元器件、电路板与壳体结合,在维护与检修时,去除壳体的阻碍,如中国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双向逆变器,包括壳体(1)和电路板(11),所述电路板(11)安装在壳体(1)内,所述电路板(11)上安装有元器件(12),所述电路板(11)与元器件(12)共同构成双向逆变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底座(13)和上壳(14),所述上壳(14)为L形结构体,所述上壳(14)与底座(13)共同构成空腔式长方体结构,所述上壳(14)长度大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均匀的卡头(15),所述底座(13)对应卡头(15)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槽(16),所述卡槽(16)与卡头(15)均为L形结构体,所述上壳(14)长度小的一端上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向逆变器,包括壳体(1)和电路板(11),所述电路板(11)安装在壳体(1)内,所述电路板(11)上安装有元器件(12),所述电路板(11)与元器件(12)共同构成双向逆变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底座(13)和上壳(14),所述上壳(14)为l形结构体,所述上壳(14)与底座(13)共同构成空腔式长方体结构,所述上壳(14)长度大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均匀的卡头(15),所述底座(13)对应卡头(15)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槽(16),所述卡槽(16)与卡头(15)均为l形结构体,所述上壳(14)长度小的一端上转动安装有紧固螺栓(17),所述底座(13)与上壳(14)先通过卡槽(16)、卡头(15)卡合连接,随后通过紧固螺栓(1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合组件,所述整合组件安装在壳体(1)内,多个所述电路板(11)通过整合组件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1)上均开设有连接槽(26),所述滑座(23)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7),所述支撑杆(27)与连接槽(26)匹配,所述支撑杆(27)用于将滑座(23)与电路板(11)进行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向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所述电路板(11)上至少开设有三个连接槽(26),且多个连接槽(26)呈三角形排布。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京利苏令磊王芳丛晓赵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普泽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