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抗谐波智能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728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抗谐波智能电容器,包括装配体、触控屏、电容器、电抗器、侧板组件、防护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抗谐波智能电容器,通过设置了可快速拆卸的侧板组件,提高对智能电容器连接故障检测的效率,利用旋转控制的紧固件内部活动块的张开和回缩,对侧板进行紧固连接和拆除,加快了拆卸的时间,降低了螺栓拆卸带来的时间成本,使故障的检测更加便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抗谐波智能电容器,通过防护组件对裸露在外的电容器、电抗器进行防护,避免在搬运、安装智能电容器的过程中,电容器、电抗器受到碰撞,造成损伤的情况,且当智能电容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可将防护组件上滑锁紧,为电容器、电抗器的散热提供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低压抗谐波智能电容器


技术介绍

1、抗谐波智能低压电容器是针对用电网络谐波含量高,常规智能电容器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而设计的,主要应用在电流谐波含有率低于40%的场所(如变频器等设备),既能满足无功补偿,改善功率因数,又能消除高次谐波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用电质量。

2、如专利号为cn202223205812.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抗谐波智能低压电力电容器》,通过在主机外壳的外侧壁采用暗式扣手,减少了主机外壳的使用时占用空间,侧盖板采用镂空设计,提高了主机外壳内部的电容器主体的散热效果,节约了设备的用料成本,暗式扣手使电力电容器外观上来看更加整洁,提高了整体结构稳定性;

3、再如专利号为cn202010197595.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谐波电容器》,通过将抗谐波电容器的外壳设置成底板与壳体相连接的形式,使得抗谐波电容器的外壳能够更方便快捷的安装与拆卸维修,并在电容器一侧的壳体侧面上设置散热槽与挡板,实现快速散热,提高了抗谐波电容器的工作质量与使用寿命。

4、而目前的电容器为提高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抗谐波智能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体(1)、触控屏(2)、电容器(3)、电抗器(4)、侧板组件(5)、防护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抗谐波智能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51)包括基体(511)、强力弹簧(512)、活动块(513)、螺纹杆(514)、连接座(515)、调节块(516),所述基体(511)的底端与装配体(1)相固定,且其内部安装有强力弹簧(512),所述活动块(513)的左端采用强力弹簧(512)与基体(511)弹性连接,所述螺纹杆(514)与基体(511)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514)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座(5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抗谐波智能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体(1)、触控屏(2)、电容器(3)、电抗器(4)、侧板组件(5)、防护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抗谐波智能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51)包括基体(511)、强力弹簧(512)、活动块(513)、螺纹杆(514)、连接座(515)、调节块(516),所述基体(511)的底端与装配体(1)相固定,且其内部安装有强力弹簧(512),所述活动块(513)的左端采用强力弹簧(512)与基体(511)弹性连接,所述螺纹杆(514)与基体(511)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514)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座(515),所述连接座(515)的底端与调节块(516)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块(516)的底端滑动于基体(51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抗谐波智能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6)包括限位件(61)、连接板(62)、滑槽(63)、弹簧片(64)、缓冲垫(65)、辅助件(66)、防护板(67)、第二散热孔(68),所述限位件(61)的左端与侧板(53)相固定,所述连接板(62)滑动于连接滑槽(55)的内部,所述连接板(62)的右端开设有滑槽(63),所述弹簧片(64)在滑槽(63)内滑动,所述弹簧片(64)的左端与缓冲垫(65)相固定,所述缓冲垫(65)的左端与连接板(62)相固定,所述连接板(62)的右端固定有辅助件(66),所述防护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浩张月楠崔凌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贝凯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