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模组,尤其涉及一种可以调整正负极性以及采集线出线方向的模组拼装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逐渐成熟,电池pack模块化技术必将越来越成熟。电池pack技术的发展,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需要跨学科的技术融合。目前大型电池pcak都是电芯、模组、pack的层级结构。模组完成拼装后,预留出模组的正负极及采集接入位置,多个模组正负极首尾连接形成充放路回路,每个模组的采集点与bms连接实现对电池统的温度和单体电压的监控,模组正负极及采集线出线方向单一直接影响电池pcak排布及采集线布线,但是其存在
2、1、电池pack用同一型模组排布,容易造成需要连接的正负极距离加长,增加连接阻抗和排布空间;
3、2、电池pack用同一型模组排布,容易造成采集接入点位置分散,pack内部采集线布置零乱;
4、3、已开发的模组用于不同项目时,因正负极及采集线出线方向限制无法成组,模组的通用性降低;
5、4、因电池pcak对模组正负极及采集线出线方向的特定要求开发多型模组会增加开发成本及物料种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以调整正负极性以及采集线出线方向的模组拼装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设计一种可以调整正负极性以及采集线出线方向的模组拼装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多块电芯,所述电芯的前后两侧设置有侧板,所述电芯的左右
4、优选的,所述电芯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对fpcb镍片,所述fpcb镍片的外壁焊接有连接线,连接线与铝排连接。
5、优选的,两块所述fpcb镍片的端部分别设置有fpcb连接器,两个所述fpcb连接器分别与第一正负极座、第二正负极座电性连接。
6、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上端设置有滑槽,滑槽处滑动设置有密封顶板。
7、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以调整正负极性以及采集线出线方向的模组拼装结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端板、fpcb的对称设计和可离正负极座的组合设计,fpcb连接器焊接在预留安装孔的加强板上,端板上方中间设计fpcb连接器安装固定结构,端板上方左右对称设计极座固定结构,通过调整模组内部的电芯排布方向、正负极座位置、fpcb连接器安装端板(前/后)位置可实现相同零部件拼装出4型模组,实现相同零部件拼装4种不同类型的产品,极大的提高了模组的通用性和电池pack成组的便捷性,对控制项目开发成本有较高的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调整正负极性以及采集线出线方向的模组拼装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多块电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侧板(3),所述电芯(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端板(2),一对所述端板(2)和侧板(3)采用铆钉铆接,所述电芯(1)的上端面设置有多块铝排(5),多块所述铝排(5)与电芯(1)的接线柱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调整正负极性以及采集线出线方向的模组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对FPCB镍片(4),所述FPCB镍片(4)的外壁焊接有连接线,连接线与铝排(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以调整正负极性以及采集线出线方向的模组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FPCB镍片(4)的端部分别设置有FPCB连接器(6),两个所述FPCB连接器(6)分别与第一正负极座(7)、第二正负极座(8)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调整正负极性以及采集线出线方向的模组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的上端设置有滑槽,滑槽处滑动设置有密封顶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调整正负极性以及采集线出线方向的模组拼装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多块电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侧板(3),所述电芯(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端板(2),一对所述端板(2)和侧板(3)采用铆钉铆接,所述电芯(1)的上端面设置有多块铝排(5),多块所述铝排(5)与电芯(1)的接线柱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调整正负极性以及采集线出线方向的模组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对fpcb镍片(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锋,郭宏榆,涂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