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玻璃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716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51
本技术涉及玻璃幕墙技术领域,公开了绿色建筑玻璃幕墙,包括窗框,所述窗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双层空心玻璃,所述双层空心玻璃的内部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壁前侧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和固定板上均等距开设有多个孔洞,所述固定板和圆盘的前侧中部均等距开设有多个扇形通槽,所述第一转杆的后端设置有传动组件。本技术中,通过第二转杆和皮带轮之间的配合,可以根据孔洞和扇形桶槽之间的相交部分有效地调节采光面积,并且通过绕线轮和弹力绳之间的配合,可以带动U型框中的海绵上下移动对玻璃幕墙外侧的灰尘进行清理,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玻璃幕墙,尤其涉及绿色建筑玻璃幕墙


技术介绍

1、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的建筑物,而绿色建筑中最常见的就是玻璃幕墙,玻璃幕墙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可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防护结构。

2、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6464931a,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玻璃幕墙采光装置,其结构包括采光控制结构、安装框、框板、凹槽、镜面板、采光口、限位条框、弹簧、伸缩杆、软板、操作框、衔接杆、圆柱、齿轮板、齿轮柱、活动杆。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安装框内部设置了软板以及镜面板,在根据需要旋转调节软板弧度的大小时,可实现对经由框板摄入的光线起到反射角度的变化,从而进行有效的采光调节,当光线在经由软板折射后,则光线照射在镜面板表面,并再次反射穿过采光口,进入到室内,以此实现幕墙对室内的采光,但是该装置不能准确地调节采光面积,当不需要采光时该装置仍然会有小部分的光线反射到建筑内部,从而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绿色建筑玻璃幕墙,包括窗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双层空心玻璃(2),所述双层空心玻璃(2)的内部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5),所述第一转杆(5)的外壁前侧固定连接有圆盘(6),所述圆盘(6)和固定板(4)上均等距开设有多个孔洞(7),所述固定板(4)和圆盘(6)的前侧中部均等距开设有多个扇形通槽(8),所述第一转杆(5)的后端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双层空心玻璃(2)的前侧设置有清理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3)包括空心框(301)和弹力绳(307...

【技术特征摘要】

1.绿色建筑玻璃幕墙,包括窗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双层空心玻璃(2),所述双层空心玻璃(2)的内部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5),所述第一转杆(5)的外壁前侧固定连接有圆盘(6),所述圆盘(6)和固定板(4)上均等距开设有多个孔洞(7),所述固定板(4)和圆盘(6)的前侧中部均等距开设有多个扇形通槽(8),所述第一转杆(5)的后端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双层空心玻璃(2)的前侧设置有清理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3)包括空心框(301)和弹力绳(307),两个所述空心框(301)的相邻一侧内部滑动连接有u型框(302),所述u型框(3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吊环(303),所述窗框(1)的顶端内部开设有腔体(304),所述腔体(30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305),所述转轴(30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绕线轮(306),所述绕线轮(306)通过所述弹力绳(307)与吊环(303)相连接,所述u型框(302)的内部设置有海绵(3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带(12),所述窗框(1)的内侧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9),所述窗框(1)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0),所述第二转杆(10)的前端贯穿第二凹槽(9),所述第二转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礼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星河达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