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料搅拌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691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物料搅拌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混料搅拌罐,位于上部的第一搅拌区靠近液面处易于结块,对应的第一搅拌组件通过拱形结构实现物料搅拌和打散;第二搅拌区位于罐体中部,通过设置换热组件提升该区域的温度,从而增加第一搅拌区的物料向下流动,同时也能增加向第三搅拌区的流动性,从而提升了罐体内物料的整体流动性,进而提升了混匀效果和搅拌效率;第三搅拌区位于罐体底部,由于罐体底部容易沉降、死料,通过设置第三搅拌组件更贴近罐体底部,可大大减小死料区域,从而提高底部物料的搅拌效果,通过在第三搅拌组件底部中心区域设置副桨,可增强罐体最低处及其附近的搅拌效果,从而提高形成物料流的紊流程度,以减少物料沉积和死料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料搅拌,尤其是涉及一种混料搅拌罐


技术介绍

1、混料搅拌罐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和食品等领域,例如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常需要用到蒸汽对原料进行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物料的分解、聚合以及浓缩等工艺;有蒸汽搅拌罐将高温蒸汽通入罐体套夹,将蒸汽热量传递至罐体内的原料,使其吸热进行反应。为了提高罐体内物料的加热效果,提高生产率,部分罐体内利用蒸汽等通过换热装置对物料进行加热,对罐体自上而下进行部分均匀加热。

2、针对龟苓膏、糖浆等高粘度、低流动性物料通过混料搅拌罐搅拌,由于上述物料高粘度、低流动性等特性,罐体内物质交换难度大,罐体自上而下,上部温度低,容易结块,在罐体底部容易沉降、死料的问题显著,即使通过罐体内部进行辅助加热,对罐体自上而下进行部分均匀加热,对上述问题仍未有明显改善,主要原因在于:尤其通过罐体内部进行辅助加热,对罐体自上而下进行部分均匀加热,仅能提高热量传递速率,针对龟苓膏、糖浆等高粘度、低流动性物料搅拌时上下不同区域间存在温差,上下不同区域间物料流动性不高,仍会极大地降低混料均匀性,影响生产效率,尤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料搅拌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两侧的所述支撑杆上的多个所述拱形结构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式搅拌结构包括:两根第一横向搅拌条、两根第一竖向搅拌条以及两根第一加固条,两根所述第一横向搅拌条沿所述搅拌轴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横向搅拌条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搅拌轴套接的第一套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式搅拌结构包括:两根第二横向搅拌条、两根第二竖向搅拌条以及两根第二加固条,两根所述第二横向搅拌条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料搅拌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两侧的所述支撑杆上的多个所述拱形结构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式搅拌结构包括:两根第一横向搅拌条、两根第一竖向搅拌条以及两根第一加固条,两根所述第一横向搅拌条沿所述搅拌轴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横向搅拌条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搅拌轴套接的第一套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式搅拌结构包括:两根第二横向搅拌条、两根第二竖向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辉刘永臣杨钧博都家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数郜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