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建筑的弱电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669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建筑的弱电间,包括开设在弱电间一侧内壁上的收纳槽,所述弱电间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预留孔洞,收纳槽内放置有机柜,收纳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短杆的一端,短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杆的一端,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的一端,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机柜的一侧固定连接,转动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凹槽,转动杆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滑动安装有固定杆。该技术在机柜的底部设有固定架和转动杆,可以在需要维护的时候,将机柜旋转一个角度,使得机柜面对一个较为宽敞的位置,极大的降低了维护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建筑,具体为一种智能建筑的弱电间


技术介绍

1、智能建筑已在发展了很多年,虽有部分规范定义弱电间设备间距,但是规范仍不完善,指导性不强,对弱电间空间要求不系统,导致在设计、安装、调试、维护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更严重会影响到智能化系统的运营使用及后续系统的扩展,这已经成为智能建筑发展的历史瓶颈。因此很有必要研究规范弱电间的空间做法,以便于智能建筑弱电间空间布局合理,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提高系统建设、运营质量。

2、但是现有的弱电间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4、弱电间左右宽度不够,后维护空间不够,基本上不可维护,影响系统建设及后期维护质量,且机柜在长时间的工作后,产生大量的高温,非常的危险。

5、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弱电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建筑的弱电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转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建筑的弱电间,包括开设在弱电间(1)一侧内壁上的收纳槽(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的弱电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4)与收纳槽(2)相适配,固定架(8)呈L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的弱电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1)延伸至凹槽(9)内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凹槽(9)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的弱电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9)的内径大于卡杆(18)的直径,且卡杆(18)与卡槽(19)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建筑的弱电间,包括开设在弱电间(1)一侧内壁上的收纳槽(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的弱电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4)与收纳槽(2)相适配,固定架(8)呈l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的弱电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1)延伸至凹槽(9)内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凹槽(9)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正旺陈万恩李德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发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