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充电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645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充电房,包括房体,所述房体的前侧设置有卷帘门,所述房体的顶部设置有挡雨板,所述房体内腔的顶部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顶部的右侧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制冷盒、滤网、抽气管、卡座、风机、半导体制冷棒、输送管和扩散管,所述制冷盒固定连接于隔板顶部的右侧,所述卡座焊接于制冷盒内腔的上下两侧,所述滤网卡接于卡座内。通过风机与抽气管的设置,可以将外界的空气吸至制冷盒内,通过滤网的设置可以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以避免空气中掺杂灰尘直接进入房体内,同时由于半导体制冷棒的设置,可以对空气制冷,制冷后的空气经过输送管和扩散管进入房体内对其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充电房,属于机器人充电房。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以往电力输送主要依赖于以塔杆为主的地上输电线路及空中输电线路,这种输电线路约占全国总输电线路的90%,同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解决架空电缆的错综复杂,输电线缆入地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城市人口密集化的增大造成供电紧张电缆量大的局面,而随着入地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启动了地下电缆隧道建设规模的扩大,人工巡检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而是采用专门的巡检机器人进行电缆巡检,由于目前配备的充电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充电控制如果不当,就会造成电池损耗,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所以大多数会在路段中间的合适位置放置机器人充电房,来满足机器人智能化充电的需求。

2、传统的机器人充电房大多采用散热风扇,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户外的灰尘很容易进到充电房内部,这样不仅会导致散热效果变差,甚至会污染其他精密电子元器件,降低充电效率,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3、为此,提出一种机器人充电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充电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充电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房体(1),所述房体(1)的前侧设置有卷帘门(3),所述房体(1)的顶部设置有挡雨板(4),所述房体(1)内腔的顶部焊接有隔板(7),所述隔板(7)顶部的右侧设置有散热组件(6),所述散热组件(6)包括制冷盒(601)、滤网(602)、抽气管(603)、卡座(604)、风机(605)、半导体制冷棒(606)、输送管(607)和扩散管(608),所述制冷盒(601)固定连接于隔板(7)顶部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充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604)焊接于制冷盒(601)内腔的上下两侧,所述滤网(602)卡接于卡座(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充电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房体(1),所述房体(1)的前侧设置有卷帘门(3),所述房体(1)的顶部设置有挡雨板(4),所述房体(1)内腔的顶部焊接有隔板(7),所述隔板(7)顶部的右侧设置有散热组件(6),所述散热组件(6)包括制冷盒(601)、滤网(602)、抽气管(603)、卡座(604)、风机(605)、半导体制冷棒(606)、输送管(607)和扩散管(608),所述制冷盒(601)固定连接于隔板(7)顶部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充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604)焊接于制冷盒(601)内腔的上下两侧,所述滤网(602)卡接于卡座(604)内,所述风机(605)设置于制冷盒(601)内腔的中端,所述半导体制冷棒(606)设置于制冷盒(601)内腔底部的左侧,所述输送管(607)连通于制冷盒(601)的左侧,所述扩散管(6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美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