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显示装置及移动站。
技术介绍
1、微创术式对病人创伤更小、术后产出更高,已经在外科手术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现有的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系统主要采用主从式遥操作模式。例如,操作者通过主控制台上的两个主操作器向患者侧的从操作设备发出运动命令,以控制从操作设备进行手术治疗。主控制台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显示设备,例如二维或三维显示屏,以便于在术前,通过主控制台上的显示设备显示各项参数供操作者选择和确认,或者手术过程中,通过主控制台上的显示设备对术中场景进行实时再现,以便操作者或者医护人员对手术情况进行观察判断。另外,在手术系统的其他台车,例如手术台车或设备台车上也可以设置显示设备,以显示各项参数或术中场景。
2、然而现有的显示屏多数固定在设备上,不能转动或移动,即使有能够转动或移动的显示屏,其转动机构或移动机构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不便于显示屏的调节,也不利于整体设备的小型化和轻量化,不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问题,本公开的目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三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三连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所述基座形成平行四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基座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三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三连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所述基座形成平行四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基座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还包括第五连杆和转轴,所述第五连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五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平行设置,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四连杆和所述第五连杆上,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所述转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连杆主体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二连杆包括第二连杆主体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从所述第一连杆主体向第二连杆主体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侧板从所述第二连杆主体向第一连杆主体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的至少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三连杆或所述基座抵持以限制所述可调节机构的运动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呈直角梯形结构并且反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梯形结构的直角边分别用于与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基座抵接,使得所述可调节机构处于水平位置,并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梯形结构的斜边分别用于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三连杆抵接,使得所述可调节机构处于倾斜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基座外壳和可调节机构外壳,所述基座外壳罩设在所述基座的外侧,所述可调节机构外壳包括第一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凯,陆高银,吴百波,
申请(专利权)人:术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