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藏开发,具体地,涉及一种岩心超临界二氧化碳渗吸实验装置以及一种岩心超临界二氧化碳渗吸实验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石油工业从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向非常规油气资源转变,但非常规储层往往低孔低渗,物性较差,不具备天然产能,需要进行大规模压裂施工后才能形成工业油流,同时由于储层低孔低渗特性,在压裂施工后不立即返排。增大压裂液滞留量,利用毛管力渗吸油水置换作用,可有效提高油井产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是一种无水压裂技术,具有降低地层伤害、提高采收率等特点,是非常规储层开发的重要手段。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向油藏中注入高压二氧化碳,在地层温度下自然会转变成超临界态,部分溶解在原油中,会导致原油体积膨胀从而有效降低石油粘度,同时原油中易挥发组分蒸发产生的富集气体在前进过程中通过和未注入高压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油藏相互接触作用,可能会形成互溶状态,气相和残存液态油藏之间界面张力很小,气体渗入油藏孔隙,能够将残存原油有效置换采出,从而明显提高油藏的采收率。对于非常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心超临界二氧化碳渗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心超临界二氧化碳渗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岩心渗吸单元(3)的前端设置有总进管(41),在所述总进管(41)上设置有阀门,在所述总进管(41)的前端分设两支路,分别与所述供气单元(1)和所述加压单元(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心超临界二氧化碳渗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渗吸单元(3)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心超临界二氧化碳渗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釜体(21)内设置有多个互不干涉的渗吸腔室(24),各所述渗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心超临界二氧化碳渗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心超临界二氧化碳渗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岩心渗吸单元(3)的前端设置有总进管(41),在所述总进管(41)上设置有阀门,在所述总进管(41)的前端分设两支路,分别与所述供气单元(1)和所述加压单元(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心超临界二氧化碳渗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渗吸单元(3)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心超临界二氧化碳渗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釜体(21)内设置有多个互不干涉的渗吸腔室(24),各所述渗吸腔室(24)分别与所述总进管(41)连接,在各所述渗吸腔室(24)与所述总进管(41)之间均设置有阀门和压力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岩心超临界二氧化碳渗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出计量单元(4)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釜体(21)的下端的拉力感应模块(26)、拉力软管(27)、气液分离器(29)和收集管(28),在拉力感应模块(26)与所述釜体(21)之间设置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岩心超临界二氧化碳渗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感应模块(26)、拉力软管(27)、气液分离器(29)和收集管(28)设置有多组,每组对应连接一个所述渗吸腔室(24),各组之间互不干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岩心超临界二氧化碳渗吸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出计量单元(4)还包括烘箱(30),所述拉力感应模块(26)、拉力软管(27)、气液分离器(29)和收集管(28)均位于所述烘箱(30)内部,用于提高温度,便于采出油流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星航,祁尚义,许洋,李秀云,左罗,沈子齐,许国庆,张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