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拼叠加的叠层独院住宅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6120 阅读:3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拼叠加的叠层独院住宅楼,是包括门、窗、墙体、楼板、楼梯的多层建筑,包括住宅主体,其中,所述住宅主体包括至少四个独立的住宅单元,所述住宅单元以双拼和叠加的方式组合,且每个住宅单元均带有独立的院落空间;所述住宅主体还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且能分别直达位于上层两个住宅单元的出入通道。所述住宅主体的第一层包括所述各个住宅单元的院落空间及各自独立的出入口和位于第一层的两个住宅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叠层独院住宅楼,在传统住宅楼的基础上实现了多层与别墅的统一,与现有的多层、高层、别墅等住宅类型相比,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而且绿化、采光都能得到充分保证,改善了住宅环境。(*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住宅楼,尤其涉及一种双拼叠加的叠层独院住宅楼
技术介绍
目前的住宅楼一般限于多层住宅楼或高层住宅楼等,这类住宅楼一般采用公共的 交通通道,及公共的地下空间,或顶层空间,很难达到部分消费者希望拥有私密住宅空间的 要求。而且多层楼或高层楼中,一个住宅单元一般限于一层内,使得居住空间并不理想。复 式结构的住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空间的问题,但是其私密性仍得不到保障。别墅虽然能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其价格一般过于昂贵,或者为追求好的环境,别墅 的地理位置一般较偏。且一栋别墅一般只能有一户住户,这样就大大浪费了土地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保证 住户私密性、保证足够的居住及使用空间,且节省土地资源的双拼叠加的叠层独院住宅楼。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双拼叠加的叠层独院住宅楼,是包括门、窗、墙体、楼板、楼梯的多层建 筑,包括住宅主体,其中,所述住宅主体至少包括四个独立的住宅单元,所述住宅单元以双 拼和叠加的方式组合,每个住宅单元均带有独立的院落空间;所述住宅主体至少还包括两 个相互独立、且能分别直达位于上层的两个住宅单元的出入通道;所述住宅主体的第一层 包括所述各个住宅单元的院落空间及各自独立的出入口和位于第一层的两个住宅单元。本技术所述的叠层独院住宅楼,其中,每个所述住宅单元包括两层,所述住宅 主体包括位于第一至第六层住宅层的六个住宅单元,每个所述住宅单元内设置有连通上下 两层的内部楼梯;所述住宅主体包括四个分别直达位于第三层至第六层的四个住宅单元的 出入通道。本技术所述的叠层独院住宅楼,其中,所述住宅主体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层 之下的地下层,所述地下层包括环绕外周的公共车道,和与所述六个住宅单元相对应的六 个相互独立的地下空间,每个所述地下空间均设置有停车位;每个所述地下空间出入口与对应的住宅单元的出入通道相连通,每个所述停车位 的车辆出入口与所述公共车道相连通,且所述车辆出入口处设置有门。本技术所述的叠层独院住宅楼,其中,所述住宅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住宅 层之上的顶层,所述顶层设置有与第三层至第六层的四个住宅单元相对应的四个相互独立 的空中花园,每个所述空中花园的出入口与对应的住宅单元的出入通道相连通。本技术所述的叠层独院住宅楼,其中,每个所述住宅单元的出入通道的出入 口处均设置有花园。本技术所述的叠层独院住宅楼,其中,每个所述地下空间还包括储藏间。本技术所述的叠层独院住宅楼,其中,位于第五层和第六层的住宅单元的内部楼梯与对应的空中花园相连通。本技术所述的叠层独院住宅楼,其中,位于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住宅单元的内 部楼梯与对应的地下空间相连通。本技术所述的叠层独院住宅楼,其中,所述出入通道为电梯。本技术叠层独院住宅楼,在传统住宅楼的基础上实现了多层与别墅的统一, 使居住于该多层住宅楼的住户也能拥有独立的地下空间与独立的空中花园,且能使用单独 的楼梯从地下空间直接到自家的住宅入口,更能直至顶层的空中花园,邻里之间互不干扰。 与现有的多层、高层、别墅等住宅类型相比,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而且绿化、采光都能得到 充分保证,改善了住宅环境。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叠层独院住宅楼负一层平面布局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叠层独院住宅楼一层平面布局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叠层独院住宅楼二层平面布局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叠层独院住宅楼三层平面布局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叠层独院住宅楼五层平面布局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叠层独院住宅楼顶层平面布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示,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作详细介绍。本技术实施例的双拼叠加的叠层独院住宅楼是包括门、窗、墙体、楼板、楼梯 的多层建筑,主要包括住宅主体,住宅主体由至少四个独立的住宅单元以双拼并叠加的方 式组合成,每个住宅单元设置有单独的出入口及独立的院落空间,以每个住宅单元为两层 为例,三层及以上住宅单元的出入口处均设置有单独的直达其住宅空间的相互独立的出入 通道,该出入通道优选采用电梯,也可以是单跑楼梯等通道。住宅主体可以包括至少四个住 宅单元,为使本方案更加清晰,本实施例以包括六个住宅单元的住宅主体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六个住宅单元分别为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和 第六单元,其中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位于第一、二层,第三单元、第四单元位于第三、四层,第 五单元和第六单元位于第五、六层,位于相同层的两单元双拼,一、三和五层的单元依次叠 加。本实施例中,住宅主体的一层平面布局示意图如图2所示,每个住宅单元均设置 有单独的出入口,其中包括第一单元出入口 110、第二单元出入口 210、第三单元出入口 310、第四单元出入口 410、第五单元出入口 510和第六单元出入口 610。区别在于,从第一 单元出入口 110和第二单元出入口 210可分别直接进入第一单元住宅空间100和第二单元 住宅空间200,从第三单元出入口 310、第四单元出入口 410、第五单元出入口 510和第六单 元出入口 610则是分别进入第三单元电梯312、第四单元电梯412、第五单元电梯512和第 六单元电梯612。本实施例中,在每个住宅单元的出入口处均设置有入户花园,以保证足够的绿化面积,分别是第一单元入户花园111、第二单元入户花园211、第三单元入户花园311、第四 单元入户花园411、第五单元入户花园511和第六单元入户花园611。一层平面除了包括各 住宅单元的出入口外,主要是一层住户的住宅空间及地面花园。一层和二层的住户空间内 设置有第一单元内部楼梯112和第二单元内部楼梯212,便于一层住户上下于一层与二层 之间,住宅主体的二层平面布局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住宅主体的三层平面布局示意图如图4所示,三层平面中设置有第 三单元电梯312、第四单元电梯412的出入口,以进入第三单元住宅空间300和第四单元住 宅空间400,其中第三单元电梯312和第四单元电梯412出口相互独立,采用墙体隔开。同 样在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的住宅空间内分别设置有第三单元内部楼梯316和第四单元内 部楼梯416,便于三层住户上下于三层与四层之间。其中,住宅主体的四层平面布局示意图 与二层平面布局示意图相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住宅主体的五层平面布局示意图如图5所示,五层平面中分别设置 有第五单元电梯512和第六单元电梯612的出入口,可便于分别进入第五单元住宅空间500 和第六单元住宅空间600,其中第五单元电梯512和第六单元电梯612出入口相互独立,采 用墙体隔开。同样在第五单元的住宅空间内设置有第五单元内部楼梯516,在第六单元的住 宅空间内设置有第六单元内部楼梯616,便于五层住户上下于五层和六层之间。其中,住宅 主体的六层平面布局示意图与二层平面布局示意图相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将以上第一单元内部楼梯112、第二单元内部楼梯212、第三单元内 部楼梯312、第四单元内部楼梯412、第五单元内部楼梯512和第六单元内部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拼叠加的叠层独院住宅楼,是包括门、窗、墙体、楼板、楼梯的多层建筑,包括住宅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住宅主体包括至少四个独立的住宅单元,所述住宅单元以双拼和叠加的方式组合,且每个住宅单元均带有独立的院落空间;所述住宅主体还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且能分别直达位于上层两个住宅单元的出入通道;所述住宅主体的第一层包括所述各个住宅单元的院落空间及各自独立的出入口和位于第一层的两个住宅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双拼叠加的叠层独院住宅楼,是包括门、窗、墙体、楼板、楼梯的多层建筑,包括住宅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住宅主体包括至少四个独立的住宅单元,所述住宅单元以双拼和叠加的方式组合,且每个住宅单元均带有独立的院落空间;所述住宅主体还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且能分别直达位于上层两个住宅单元的出入通道;所述住宅主体的第一层包括所述各个住宅单元的院落空间及各自独立的出入口和位于第一层的两个住宅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独院住宅楼,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住宅单元包括两层, 每个所述住宅单元内设置有连通上下两层的内部楼梯;所述住宅主体包括位于第一至第六 层住宅层的六个所述住宅单元,并包括四个分别直达位于第三层至第六层的四个住宅单元 的出入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层独院住宅楼,其特征在于,所述住宅主体还包括位于所 述第一层之下的地下层,所述地下层包括环绕外周的公共车道,和与所述六个住宅单元相 对应的六个相互独立的地下空间,每个所述地下空间均设置有停车位;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雷刘鹏鹏张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