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弧装置及自动转换开关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5871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4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灭弧装置及自动转换开关,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灭弧栅片组件,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灭弧腔体,所述灭弧腔体的下方为进弧口,所述灭弧腔体的上方为出弧口,所述灭弧栅片组件位于所述灭弧腔体内、且灭弧栅片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还包括隔弧板,所述隔弧板可转动的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之间、并将灭弧腔体分为第一灭弧腔体和第二灭弧腔体。相对于现有技术,该灭弧装置能为断开的一路提供更加充足的空间,增加了灭弧室进弧口处的进弧速度,进而提交灭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尤其涉及一种灭弧装置。


技术介绍

1、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是一种常用的低压电器,常用于二路电源之间的转换,以保证当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或停止供电时,另一路电源能迅速进行切换,以确保负载回路正常供电。pc 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转换执行元件一般为转换开关,在常用电源与备用电源的动、静触头之间设置有一个灭弧罩,传统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灭弧罩在触头分断时所产生的电弧直接喷射在灭弧室进弧口和进弧口处的灭弧片上,很容易将进弧口和进弧口处的灭弧片烧坏。大部分现有灭弧装置具有相对于动触头的运动平面呈对称的结构,传统的中心隔弧板设置方式为规定两个灭弧腔体空间大小对称相等,但基于atse装置特点,大部分情况下只需要考虑一路灭弧即可。

2、因次,本技术需要提供一种能为断开的一路提供更加充足的空间,增加了灭弧室进弧口处的进弧速度,这些都有利于灭弧装置的灭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弧装置,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灭弧栅片组件,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灭弧腔体,所述灭弧腔体的下方为进弧口,所述灭弧腔体的上方为出弧口,所述灭弧栅片组件位于所述灭弧腔体内、且灭弧栅片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弧板包括上隔弧板和下隔弧板,所述上隔弧板和下隔弧板通过固定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固定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灭弧栅片组件,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灭弧腔体,所述灭弧腔体的下方为进弧口,所述灭弧腔体的上方为出弧口,所述灭弧栅片组件位于所述灭弧腔体内、且灭弧栅片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弧板包括上隔弧板和下隔弧板,所述上隔弧板和下隔弧板通过固定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固定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靠近面的上表面上还设有扇形滑动槽,使隔弧板在扇形滑动槽内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滑动槽的中心角为a,所述a角度为20-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角度为24.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弧板,所述灭弧栅片组件包括第一灭弧栅片组件和第二灭弧栅片组件,所述第一灭弧栅片组件和所述第二灭弧栅片组件均由若干个灭弧栅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培佳曹磊赵静肖璐孙立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元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