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装料炉隔热罩起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537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热等静压和铸造热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装料炉隔热罩起重装置,包括横向滑动轴板和隔热罩,所述横向滑动轴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设置有行车行车车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缆绳收卷机构,三根吊装线缆形成稳定三角形结构,大大提高隔热罩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缆绳调节机构,可以对三根吊装线缆与隔热罩之间的横向距离进行调节,当吊装线缆与隔热罩之间距离较近,横向距离较大时,此时隔热罩稳定性更佳,并且吊装线缆对线缆卡轴的压力更大,便于吊装线缆脱离线缆卡轴束缚,通过设置线缆卡接机构,便于工作人员对吊装情况作出评估,还设置有锥形卡接端口和定位轴,定位轴插接入锥形卡接端口较为简单,使得吊装更为快速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等静压和铸造热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装料炉隔热罩起重装置


技术介绍

1、上装料炉作为一种能够提供高温、均匀加热环境的设备,在铸钢件热处理、陶瓷烧结、钛铝合金热等静压处理和高温合金热处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独特的工作原理使得炉内的热空气能够循环流动,确保加热效果的均匀性,并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常规上装料炉在生产过程中,一般炉内腔和待处理的工件中间放置有隔热罩,节约热能提升炉内热气流流动均匀性的同时,大大减轻了对炉壁的热冲性。

2、现有的对于上装料炉的隔热罩的起重装置还存在以下不足:

3、1、现有的上装料炉在进行隔热罩吊装时,由于吊装结构的局限性和隔热罩本身质量较大,隔热罩很容易发生晃动,隔热罩吊起过程中左右晃动还会引起内部工件的掉落等,随着技术创新,越来越多的昂贵的加热元件和热电偶等又安装在隔热罩内,就要求炉底加热部分和隔热罩相关元件完美连接。

4、2、现有的上装料炉中的隔热罩在进行出炉吊装时,需要工作人员到达指定位置对吊装卡扣是否卡接牢固进行肉眼观察评估,工人在操作过程中被热气流烫伤风险极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装料炉隔热罩起重装置,包括横向滑动轴板(1)和隔热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滑动轴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转动座(3),所述转动座(3)上设置有行车行车车轮(4),所述横向滑动轴板(1)两侧均设置有卡接板(5),所述横向滑动轴板(1)上滑动连接有主承载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装料炉隔热罩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收卷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2)、线缆收卷辊轴(13)和穿线孔,所述驱动电机(12)设置于主承载板(6)上,所述线缆收卷辊轴(13)转动连接于主体外壳(8)内底部,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与线缆收卷辊轴(13)同轴固定连接,三个所述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装料炉隔热罩起重装置,包括横向滑动轴板(1)和隔热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滑动轴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转动座(3),所述转动座(3)上设置有行车行车车轮(4),所述横向滑动轴板(1)两侧均设置有卡接板(5),所述横向滑动轴板(1)上滑动连接有主承载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装料炉隔热罩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收卷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2)、线缆收卷辊轴(13)和穿线孔,所述驱动电机(12)设置于主承载板(6)上,所述线缆收卷辊轴(13)转动连接于主体外壳(8)内底部,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与线缆收卷辊轴(13)同轴固定连接,三个所述穿线孔开设于主体外壳(8)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装料炉隔热罩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调节机构包括传动齿环(14)、传动齿板(15)、推动板(16)、液压缸(17)和弧形限位圆板(18),所述弧形限位圆板(18)转动连接于主体外壳(8)底部,所述传动齿环(14)与弧形限位圆板(18)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17)设置于主体外壳(8)内底部,所述推动板(16)固定连接于液压缸(17)的输出端上,所述传动齿板(15)与推动板(16)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板(15)与传动齿环(14)相互啮合,所述弧形限位板(9)上开设有三条弧形贯穿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装料炉隔热罩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贯穿槽内滑动连接有线缆限位端口(19),所述限位板(9)上对应线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成启陈焕存高绪云孙成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应流集团霍山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