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控双腔前置缓速器的传动系统及其液压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9491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控双腔前置缓速器的传动系统及其液压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油路控制传动系统动作;传动系统包括输入轴、输出轴、缓速器、变矩器和闭锁离合器;缓速器安装在输入轴上,输入轴与变矩器泵轮罩相连,变矩器涡轮与输出轴相连,输入轴与发动机相连,输出轴与变速箱输入轴相连;控制油路包括主油路、用于控制缓速器的支路一、用于控制闭锁离合器的支路二和用于控制变矩器的支路三。如此设置,通过液压控制方法实现对液力变矩器、液力缓速器的控制,具有相应快速,系统功能全面的特点,并且可以通过合理的控制实现功能的快速切换,可以满足驾驶员驾驶车辆在全坡度路面和全车速段的个性化驾驶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机械的液力传动,尤其涉及一种液控双腔前置缓速器的传动系统及其液压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重型车在长下坡路面的行车制动安全一直影响着驾驶员的生命安全,常采用刹车片和缓速器对其进行制动,车辆长下坡由于高的重力势能将会带来严重的刹车片产热,常常对刹车片连续浇水进行散热,刹车片的产热是固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摩擦,是一种急剧的温度变化,会导致刹车片失灵,极大程度威胁驾驶员的生命安全。相反的,缓速器是通过流体进行制动,是一种具有绿色制动功能的元件。

2、液力缓速器的工作原理大致可以描述为:动力输入端驱动缓速器的转子,转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液体甩出转子出口,实现机械能向流体动能转化,转子出口的流体冲击定子,会产生大量的热,实现流体动能向热能的转化,热能通过热流体的流动运输至缓速器出油口,缓速器出油口连接至换热器,通过冷却水的热交换实现热流体向冷流体的转化,缓速器定子出口流体循环流动至转子入口,形成循环流动,这样周而复始的流动和热冷流体交换,最终实现动能的连续耗散,达到制动的目的。

3、液力缓速器制动的过程中,不会对制动元件造成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油路控制传动系统动作;其特征在于:传动系统包括输入轴(28)、输出轴(5)、缓速器、变矩器和闭锁离合器(18);缓速器安装在输入轴(28)上,输入轴(28)通过闭锁离合器(18)与变矩器相连,变矩器与输出轴(5)传动连接,输入轴(28)与发动机相连,输出轴(5)与变速箱输入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支路一(46)上还设置有第一减压阀(51),第一减压阀(51)位于第一换向阀(49)和缓速器阀(5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支路一(46)上还设置有可变节流阀(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油路控制传动系统动作;其特征在于:传动系统包括输入轴(28)、输出轴(5)、缓速器、变矩器和闭锁离合器(18);缓速器安装在输入轴(28)上,输入轴(28)通过闭锁离合器(18)与变矩器相连,变矩器与输出轴(5)传动连接,输入轴(28)与发动机相连,输出轴(5)与变速箱输入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支路一(46)上还设置有第一减压阀(51),第一减压阀(51)位于第一换向阀(49)和缓速器阀(5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支路一(46)上还设置有可变节流阀(52),可变节流阀(52)位于第一减压阀(51)和缓速器阀(53)之间;通过调整可变节流阀(52)的开度,调整缓速器阀(53)的阀芯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支路二(47)上还设置有节流阀(54),节流阀(54)位于主油路和第二换向阀(5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支路三(48)上设置有安全阀(5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焕辉冉子林戴虎陈波邵利江童燕华许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