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研究,特别是一种次同步振荡预防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电网的规模不断增大、结构日趋复杂,传统的离线分析与控制策略已经难以满足应用需求,在线稳定评估与预防控制成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电力系统的预防控制通常优先考虑发电机的功率调整,针对的安全稳定问题包括静态安全、暂态稳定、动态稳定(小扰动、大扰动)、静态电压稳定、频率稳定等。
2、现有的振荡预防控制研究多集中在低频振荡领域,抑制次同步振荡的主要措施包括柔性交流输电装置(facts)和附加控制器等。在电力系统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后,即使配置了附加控制装置,仍有可能发生振荡。此时,调度人员只能通过离线制定的控制措施来抑制振荡,难以保证控制措施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3、现有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大多是基于事件驱动的,即必须在电力系统已经发生振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次同步振荡的抑制,而难以实现次同步振荡的发生前的预防。因此,亟需制定出针对次同步振荡的预防控制方法,事先预防次同步振荡的发生,实现防患于未然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次同步振荡预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次同步振荡预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运用基于迁移学习的方法,将电力系统的特征值分析结果和次同步振荡环境激励模态信息用于训练神经网络,建立次同步振荡分析模型;具体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次同步振荡预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次同步振荡风险的评估方法具体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次同步振荡预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风险评估结果,调节风电场无功输出,预防次同步振荡的发生;具体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次同步振荡预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次同步振荡预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次同步振荡预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运用基于迁移学习的方法,将电力系统的特征值分析结果和次同步振荡环境激励模态信息用于训练神经网络,建立次同步振荡分析模型;具体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次同步振荡预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次同步振荡风险的评估方法具体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次同步振荡预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风险评估结果,调节风电场无功输出,预防次同步振荡的发生;具体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次同步振荡预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σcri取-0.3。
6.基于权利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