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包装用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9327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27
本申请涉及功能性聚酯薄膜领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包装用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此聚酯薄膜主要包括制备柔性共聚聚酯和制备柔性聚酯薄膜两个步骤。采用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协同改性的方法,制备加工性良好的柔性共聚聚酯,再用特殊的挤出、双向拉伸和定型工艺制得柔性聚酯薄膜,此柔性聚酯薄膜具有成本低廉、加工性良好、可连续化生产、柔韧性好等特点,背胶后的折边贴合情况良好,不会出现起翘、开胶等情况,可以替代现有的电芯蓝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功能性聚酯薄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包装用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动力电池电芯可分为三元锂电芯和磷酸铁锂电芯,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包装使用材料为电芯蓝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绝缘性能、耐湿热老化性能和柔韧性,能对电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芯蓝膜由25μm聚酯薄膜、19μm蓝胶和36μm聚酯薄膜三层结构复合而成,总厚度基本处于80μm。

2、近些年,电芯蓝膜行业竞争和内卷加剧,相关企业对成本的把控提高,价格战激烈。因此,他们正积极寻求降本方案,尝试用单层80μm聚酯薄膜替代三层复合结构的电芯蓝膜,以减少人工成本、胶水成本、设备成本及损耗率,但80μm聚酯薄膜刚性过高,柔韧性差,包装电芯后会在折边处产生起翘、开胶等现象,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急需一款低模量、低挺度的柔性聚酯薄膜。

3、目前,为了提高聚酯薄膜的柔韧性,人们尝试使用第三单体对聚酯结构改性,得到柔性共聚聚酯,再进一步加工制得柔性聚酯薄膜。此方法是业内普遍使用的,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聚酯薄膜虽然柔韧性好,但加工性差,具体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包装用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聚酯树脂合成过程中,引入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参与共聚;所述第三单体为柔性共聚单体,所述第四单体为结晶促进单体和耐热提升单体的任意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包装用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单体为丁二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十六烷二酸、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甘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包装用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单体为2,2,4,4-四甲基环丁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异山梨醇、聚乙二醇、聚丁二醇中的一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包装用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聚酯树脂合成过程中,引入第三单体和第四单体参与共聚;所述第三单体为柔性共聚单体,所述第四单体为结晶促进单体和耐热提升单体的任意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包装用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单体为丁二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十六烷二酸、1,4-环己烷二甲酸、二甘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电芯包装用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单体为2,2,4,4-四甲基环丁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异山梨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林张世明肖学建刘健飞梁倩倩商绍萍杨彪李宏途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东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