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俊妩专利>正文

一种油田锅炉自循环高效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326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27
一种油田锅炉自循环高效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软化水管道,其第一污水出水口与第一换热系统连通,第一换热系统与第一分离系统相连通,第二污水出水口与第二换热系统连通,第二换热系统与第二分离系统相连通,第三污水出水口与第三换热系统连通,第三换热系统与第三分离系统相连通,第一换热系统、第二换热系统和第三换热系统均与冷凝水处理系统连通;使用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若干级换热系统,每一级换热系统均利用前一级换热系统产生的蒸汽与软化水热交换,产生的冷凝水输入注汽锅炉,产生的湿蒸汽进入分离器分离为浓酸盐水和干蒸汽,干蒸汽进入下一换热系统继续上述循环;本技术实现了锅炉蒸汽的循环利用,具有高效、节能、降低成本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效脱盐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油田锅炉自循环高效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燃煤流化床注汽锅炉具有效率高的特点,替代燃气油田注汽锅炉是大势所趋。但是,燃煤流化床油田注汽锅炉对水质的要求很高,水的矿化度要求在50毫克/升以下。目前,油田采出液油水分离,含油污水经处理后,回用到燃气油田注汽锅炉,其水质矿化度远远大于50毫克/升,并且含有一定油和污泥。

2、当前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多效蒸发法,将待处理的水和蒸汽注入多效蒸发器中进行蒸发,得到脱盐水,但是,多效操作中蒸发器的操作压力是逐渐降低的,故在生产中多效蒸发器的末效带需与真空装置连接,通过真空装置抽气才能产生所需的负压,过程繁琐,消耗能量较多;另一种压缩蒸发(mvc)脱盐法,将待处理的水注入蒸发器中,利用蒸汽压缩机为蒸发器提供循环利用的蒸汽,最后使用分离器将处理后的水分为净化水和浓缩污水,但是,该技术中是蒸汽需要蒸汽压缩机进行压缩,使其升温后,再循环进行汽液转化,需要消耗压缩机大量电能。

3、综上,现有技术所需的能耗极高,其方法经济效益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锅炉自循环高效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软化水管道(1),其特征在于,污水软化水管道(1)的第一污水出水口(1-1)与第一换热系统相连通,第一换热系统与第一分离系统相连通,污水软化水管道(1)的第二污水出水口(1-2)与第二换热系统相连通,第二换热系统与第二分离系统相连通,污水软化水管道(1)的第三污水出水口(1-3)与第三换热系统相连通,第三换热系统与第三分离系统相连通,第一换热系统、第二换热系统和第三换热系统均与冷凝水处理系统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锅炉自循环高效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换热系统和一个分离系统为一级,所述第一换热系统和第一分离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锅炉自循环高效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软化水管道(1),其特征在于,污水软化水管道(1)的第一污水出水口(1-1)与第一换热系统相连通,第一换热系统与第一分离系统相连通,污水软化水管道(1)的第二污水出水口(1-2)与第二换热系统相连通,第二换热系统与第二分离系统相连通,污水软化水管道(1)的第三污水出水口(1-3)与第三换热系统相连通,第三换热系统与第三分离系统相连通,第一换热系统、第二换热系统和第三换热系统均与冷凝水处理系统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锅炉自循环高效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换热系统和一个分离系统为一级,所述第一换热系统和第一分离系统由一级构成,第二换热系统和第二分离系统由多级构成,第三换热系统和第三分离系统由一级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锅炉自循环高效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系统包括与污水软化水管道(1)的第一污水出水口(1-1)相连通的第一提升泵(3)的第一提升泵进水口(3-1),第一提升泵(3)的第一提升泵出水口(3-2)与第一换热器(5)的第一污水进水口(5-1)相连通,第一换热器(5)的第一冷凝水出水口(5-2)与脱盐水罐(13)的第一冷凝水进水口(13-1)相连通,第一换热器(5)的锅炉蒸汽进汽口(5-3)与注汽锅炉(21)的锅炉蒸汽出汽口(21-2)相连通,第一换热器(5)的第一湿蒸汽出汽口(5-4)与第一分离器(7)的第一湿蒸汽进汽口(7-1)相连通;所述第一分离系统包括通过第一湿蒸汽进汽口(7-1)与第一湿蒸汽出汽口(5-4)相连通的第一分离器(7),第一分离器(7)的第一干蒸汽出汽口(7-2)与第二换热器(23)的第一干蒸汽进汽口(23-1)相连通,第一分离器(7)上还设置有第一高盐水出水口(7-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油田锅炉自循环高效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系统包括与污水软化水管道(1)的第二污水出水口(1-2)相连通的第二提升泵(26)的第二提升泵进水口(26-1),第二提升泵(26)的第二提升泵出水口(26-2)与第二换热器(23)的第二污水进水口(23-3)相连通,第二换热器(23)的第一干蒸汽进汽口(23-1)与第一分离器(7)的第一干蒸汽出汽口(7-2)相连通,第二换热器(23)的第二冷凝水出水口(23-2)与脱盐水罐(13)的第二冷凝水进水口(13-3)相连通,第二换热器(23)的第二湿蒸汽出汽口(23-4)与第二分离器(29)的第二湿蒸汽进汽口(29-1)相连通;所述第二分离系统包括通过第二湿蒸汽进汽口(29-1)与第二湿蒸汽出汽口(23-4)相连通的第二分离器(29),第二分离器(29)的第二干蒸汽出汽口(29-3)与下一套第二换热系统的第一干蒸汽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俊妩杨繁繁余宗懋
申请(专利权)人:叶俊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