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节无需封门及压载水箱的沉管隧道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9324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节无需封门及压载水箱的沉管隧道建造方法,步骤如下:1,预制两端未封闭的管节,在管节侧墙、顶板外侧安装拉合装置,同时在管节端面安装连接螺栓;2,起吊管节入水,在管节内部或/和管节顶部设置可重复使用的浮箱,将管节浮运至隧址;3,已沉放管节螺杆插入待沉放的管节螺栓孔中,拉合设置在隧道侧墙、顶板外侧的拉合装置,并做好管节间止水带止水;4,沉放一节管节,待沉放的管节与已沉放管节完成对接工作后,管节依此沉放对接;5,做好管节与工作竖井之间的止水,将竖井及管节内的水抽出;6,在管节内安装螺栓垫圈、螺母,拆卸隧道外拉合装置;7,施工岸上段其他结构及隧道内部结构,最终形成沉管隧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工程,具体涉及一种管节无需封门及压载水箱的沉管隧道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1、沉管隧道是管节经干坞内预制、拖运、沉放对接、基础处理、回填覆盖等工序建成的水下隧道。隧道埋深浅、隧道长度短、与水域两岸道路衔接灵活,修建成功后,可大大节约中心城区土地资源,是城市修建水下隧道的主要方法之一。

2、沉管隧道管节两端封闭,内部是空腔,在水中浮运、沉放及对接。空腔大小跟管节结构尺寸大小、干舷值、抗浮息息相关。管节内部空腔大,管节结构尺寸(包括顶板、底板、侧墙及内部结构尺寸)设计小,管节浮运的干舷值大,但管节运营期间抗浮安全系数小,运营安全风险大;管节内部空腔小,管节结构尺寸设计大,管节抗浮安全系数大,但干舷值较小,不利于管节浮运,存在浮运安全风险。国内沉管隧道设计过程中,为了浮运安全,管节空腔比较大。因此,管节两端设置了端封面,内部设置了临时压载水箱。管节在沉放过程中,往压载水箱加水,沉放到位后,用素混凝土来置换压载水箱产生的重量。据统计,国内沉管隧道素混凝土压载层1m以上,甚至达到1.5m。管节素混凝土压载层厚了,管节吃水深度大了,管节的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节无需封门及压载水箱的沉管隧道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需要连接的管节端部的侧墙、顶板外侧设置多个拉合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沉管隧道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合装置为液压千斤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管节间设置GINA止水带止水实现管节止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管节端部接头处的底板、侧墙、顶板连接侧设置连接螺杆和对应的螺栓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节无需封门及压载水箱的沉管隧道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需要连接的管节端部的侧墙、顶板外侧设置多个拉合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沉管隧道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维国周华贵曹威范国刚周子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