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93144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合金粉末进行预处理,优选预处理的温度,能够保证粉末较好的流动性,有利于粉末铺展和粘结剂渗透,从而保证打印效果与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低温固化/预烧结,不仅能够挥发一部分粘结剂,在粉末与粉末制件形成空隙,有利于后续工艺中陶瓷颗粒的充填,并且预烧结后,通过粘结剂黏连的粉末之间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极大降低了半成品报废率;利用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技术的生坯在低温固化/预烧结之后,零件处于粉末的黏连状态,此时将生坯浸渍于陶瓷颗粒混悬溶液中,能够使混悬溶液均匀的扩散到金属毛坯的粉末与粉末之间的空隙内,再通过烘干工序,将陶瓷颗粒等留在零件内部,经高温烧结后,不仅彻底去除粘结剂,还使得粉末与粉末之间达到冶金结合程度,形成致密的陶瓷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式主要有:搅拌铸造法、粉末冶金法以及原位反应自生法等,但都存在缺陷。粉末冶金法是将粉末状金属基体与增强相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机械混合,混合均匀后进行制备,可以用混合料直接进行热压、热挤成型或先进行压坯、再烧结制备复合材料,但设备复杂,加工成本较高,无法适用于结构复杂的构件制备。搅拌铸造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依靠机械搅拌、电磁搅拌、超声波搅拌等方式对处于半熔或熔化的金属中添加增强相,伴随不断地搅拌使增强相充分分散到金属基体熔体中,待混合均匀后再进行浇注、挤压成型。搅拌铸造法主要存在的难题有:外加强化相的分布不均匀以及因强化相带入与搅拌方式不当而容易引起气孔缺陷等。原位反应自生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不同元素或化合物之间发生适量反应,而在基体中生成所需增强相的一种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但反应温度、反应环境和催化剂含量对增强相合成影响较大,难以精准控制反应过程。

2、公开号cn10487476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3d打印空间结构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的轮廓数据包括层厚和层数;所述层厚为0.03~0.06mm;所述层数为金属零部件模型的实际高度/层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打印是先铺一层预处理的金属粉末,然后打印喷头根据二维轮廓数据喷射粘结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末预处理是将粒径在0~25μm的金属粉末置于80~120℃条件下烘干4h。

>5.如权利要求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的轮廓数据包括层厚和层数;所述层厚为0.03~0.06mm;所述层数为金属零部件模型的实际高度/层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打印是先铺一层预处理的金属粉末,然后打印喷头根据二维轮廓数据喷射粘结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末预处理是将粒径在0~25μm的金属粉末置于80~120℃条件下烘干4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烧结的温度为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炅昱马磊石海刘洲钟智黄斌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