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豆中锈病抗性相关联的新颖的遗传基因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313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使用衍生自大豆株系SX6907的标志、基因和染色体区间来鉴定、选择和/或产生对亚洲大豆锈病具有抗性的大豆植物或种质的方法和组合物。还提供了抗亚洲大豆锈病的大豆种子、植物和种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大豆中锈病抗性相关联的蛋白、其编码基因和用途。


技术介绍

1、大豆(soybean,glycine max)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也是生产蛋白质最重要的作物之一。锈病是全球大豆生产中的主要疾病,防治该疾病的主要方法是施用叶面杀真菌剂。

2、目前还没有完全抗锈病的商品化品种。锈病的病原菌为豆薯层锈菌,锈病病原菌的寄主包括广泛的豆科植物(分别地,17个属中至少31个物种;slaminko等人,(2008)plantdis.[植物疾病],92∶797-771;19个属中至少42个物种;frederick等人,(2002)mycology[真菌学],92:217-227)。此外,另外152个物种已被认为是豆薯层锈菌的潜在宿主(bonde等人,(2008)plant dis.[植物疾病],92∶30-38;goellner等人,(2010)molecular plantpathology[分子植物病理学],11:169-177;ono等人,(1992)mycol.res.[真菌学研究],96(10):8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的蛋白质,其由与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相比具有一个氨基酸的取代并且与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相同功能的氨基酸序列组成。

2.一种分离的核酸分子,其编码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核酸分子包含核苷酸序列,所述核苷酸序列与SEQ ID NO:2具有90%以上同源性,并且编码当在大豆植物中表达时增加所述大豆植物对亚洲大豆锈病的抗性的蛋白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核酸分子包含核苷酸序列,所述核苷酸序列与SEQ ID NO:2具有95%以上同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的蛋白质,其由与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相比具有一个氨基酸的取代并且与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相同功能的氨基酸序列组成。

2.一种分离的核酸分子,其编码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核酸分子包含核苷酸序列,所述核苷酸序列与seq id no:2具有90%以上同源性,并且编码当在大豆植物中表达时增加所述大豆植物对亚洲大豆锈病的抗性的蛋白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核酸分子包含核苷酸序列,所述核苷酸序列与seq id no:2具有95%以上同源性,并且编码当在大豆植物中表达时增加所述大豆植物对亚洲大豆锈病的抗性的蛋白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核酸分子包含核苷酸序列,所述核苷酸序列与seq id no:2具有至少99%同源性,并且编码当在大豆植物中表达时增加所述大豆植物对亚洲大豆锈病的抗性的蛋白质。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的核酸分子,其进一步包含可操作地连接的由seq id no:7的核苷酸序列组成的启动子。

7.一种dna构建体,其包含与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可操作地连接的异源启动子,所述蛋白质由与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相比具有一个氨基酸的取代并且与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具有相同功能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其中所述异源启动子能够在植物中启动转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dna构建体,其中所述核苷酸序列与seq id no:2具有90%以上同源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dna构建体,其中所述核苷酸序列与seq id no:2具有95%以上同源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dna构建体,其中所述核苷酸序列与seq id no:2具有至少99%同源性。

11.一种重组载体或重组细菌,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核酸分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重组载体,其中所述核酸分子可操作地连接至seq id no:7所示的启动子,或者能够在植物中启动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录的异源启动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载体是通过下述方式获得的重组质粒:在pb2gw7载体的attr1和attr2位点之间克隆所述核酸分子,并且用seq idno:7所示的rpprc1基因的内源启动子替换在saci和spei酶消化位点之间的35s启动子。

14.一种表达盒,其包含与异源调节元件可操作地连接的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核酸分子。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或者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核酸分子在调节大豆植物对亚洲大豆锈病的抗性中的用途。

16.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dna构建体、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载体或者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表达盒的用途,其中所述蛋白质在所述大豆植物中的表达水平和/或活性增加,并且所述大豆植物对亚洲大豆锈病的抗性增强。

17.一种用于改善大豆植物对亚洲大豆锈病的抗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增加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在所述大豆植物中的表达水平和/或活性,其中增加所述蛋白质在所述大豆植物中的表达水平和/或活性包括通过基因工程将包含编码所述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的表达盒稳定整合到所述大豆植物的基因组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表达盒包含编码所述蛋白质的核酸分子,所述核酸分子可操作地连接至由seq id no:7的核苷酸序列组成的启动子,或者可操作地连接至能够在植物中启动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录的异源启动子。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再生包含所述表达盒的大豆植物。

20.一种制备亚洲大豆锈病(asr)抗性大豆植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苷酸序列与seq id no:2具有90%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志慧郝青南陈海峰杨艳艳张婵娟陈李淼袁松丽曹东郭葳张晓娟陈水莲杨中路邱德珍周新安刘清利B·W·布莱廷格董淑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