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桩板路基,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桩柱与上部板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技术背景
1、我国公路建设领域装配式桩板路基结构的发展的越来越成熟,该结构主要由预制管桩,预制板以及桩板接头组成,与传统的路基相比,桩板式路基结构更加节约土地资源,装配化程度更高,施工周期更短,造价更低,路基沉降控制效果更好,在我国倡导绿色建设的背景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桩板式路基采用预制管桩直接延伸到地面以上指定桩顶标高处,再在桩顶布置预制板,预制管桩既要具有桥墩的作用来承担上部路面传来的荷载,又要具有基础的一些特定功能。采用管桩与预制板之间设置盖梁和支座的传统连接方式时,临时设施多,工作量大,施工难度大,工业化优势低,连接效果也难以保证。另外,现有工程中的节点连接方式使桩板连接节点的刚度较高,不利于震动荷载下结构的稳定、可靠。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桩柱与上部板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为预制桩与预制板之间的可靠连接提供了一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桩柱与上部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顶部扩大头的预制桩柱、T形连接件、预制桩柱纵向主筋上端连接的上延钢筋、具有横向主筋的预制板、灌浆体以及托板,预制桩柱内部中空且形成沿轴向延伸的空腔,所述T形连接件包括翼板以及与翼板一体设置的竖向插杆,所述翼板的翼缘处设有供上延钢筋穿过的第一孔道,竖向插杆的下部沿径向设有便于灌浆的第二孔道,所述T形连接件沿轴线具有灌浆孔道,所述灌浆孔道与第二孔道连通,所述上延钢筋穿过所述第一孔道,所述托板水平固定在预制桩柱内部的空腔中, 所述竖向插杆插入所述空腔内且竖向插杆的下端抵在所述托板上, 所述竖向插杆与所述空腔内壁具有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桩柱与上部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顶部扩大头的预制桩柱、t形连接件、预制桩柱纵向主筋上端连接的上延钢筋、具有横向主筋的预制板、灌浆体以及托板,预制桩柱内部中空且形成沿轴向延伸的空腔,所述t形连接件包括翼板以及与翼板一体设置的竖向插杆,所述翼板的翼缘处设有供上延钢筋穿过的第一孔道,竖向插杆的下部沿径向设有便于灌浆的第二孔道,所述t形连接件沿轴线具有灌浆孔道,所述灌浆孔道与第二孔道连通,所述上延钢筋穿过所述第一孔道,所述托板水平固定在预制桩柱内部的空腔中, 所述竖向插杆插入所述空腔内且竖向插杆的下端抵在所述托板上, 所述竖向插杆与所述空腔内壁具有第一注浆间隙,所述翼板的下表面与所述预制桩柱的上表面具有第二注浆间隙,所述上延钢筋穿过所述第一孔道且旋设第一螺母,第一螺母位于第一孔道上方,所述横向主筋包括上部主筋和下部主筋,上部主筋具有横向外延钢筋,下部主筋具有向下折弯的l形外延钢筋,所述l形外延钢筋的水平部位于所述第二注浆间隙中, 所述l形外延钢筋的向下折弯部插入所述第一注浆间隙中,所述灌浆体填充在所述灌浆孔道、所述第二孔道、所述第一注浆间隙以及所述第二注浆间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柱与上部板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王世豪,赵宇,郜新军,周同和,郭付印,江磊,王伟,冯智楷,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