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92190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薄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为:S1、将二元胺单体溶解分散于有机溶液中;然后加入二元酐单体,反应得到均匀粘稠的聚酰胺酸树脂溶液;S2、对聚酰胺酸树脂溶液进行消泡,然后经模头流涎涂膜至镜面钢带上形成自支撑薄膜;S3、将自支撑薄膜经过亚胺化炉,同时进行纵拉、横拉亚胺化处理,再经过收卷、分切即可得到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其中,二元胺单体的结构式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新型的二元胺单体制得的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耐热性好、强度高以及光透过率高的优异性能,能够作为柔性基板在光电器件中进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目前,柔性显示技术是平板显示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然而,传统显示类基板无机透明玻璃材料因重量重、易碎、不能弯折而被淘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pet)等透明柔性聚合物透明工程塑料材料因耐热性低,无法满足柔性基板300℃以上的高温加工要求,无色透明聚酰亚胺(cpi)薄膜具有极好的耐热性,易弯折、透明性好,成为光学显示领域必选材料。

2、一般地,为了实现聚酰亚胺薄膜的高透明性,通常使用含氟的单体、脂环族单体等制得聚酰亚胺,但是,这些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通常模量和强度较低,不耐弯折,而且热膨胀系数较高;而使用芳香族化合物制得的聚酰亚胺虽然模量和强度高,但透明度低、黄度高。因此,目前的透明聚酰亚胺在柔性显示的应用领域并不令人满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元胺单体和二元酐单体的摩尔质量之比为1:(1~1.2);所述二元胺单体和二元酐单体的质量之和与有机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5~2.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酐单体为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双酚A型二醚二酐、均苯四甲酸二酐、六氟异丙基邻苯二甲酸酐以及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元胺单体和二元酐单体的摩尔质量之比为1:(1~1.2);所述二元胺单体和二元酐单体的质量之和与有机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5~2.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酐单体为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双酚a型二醚二酐、均苯四甲酸二酐、六氟异丙基邻苯二甲酸酐以及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络烷酮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流涎涂膜的具体操作为:将消泡后的聚酰胺酸树脂溶液通过管道压入到模头,调整模头厚度,使树脂均匀的流涎至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苏敬华刘明阳孙善卫史恩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