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加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1924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19
本技术涉及纺纱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纱线加弹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进纱机构、刻蚀机构、牵引机构、清洗组件、预处理机构、加捻机构和收卷机构,清洗组件包括清洗槽,清洗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引导辊、第二引导辊、第三引导辊和第四引导辊,清洗槽内设有两个呈上下对称设置的定位杆,两个定位杆共同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柱,两个移动柱的底端共同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底部设有多个刷毛。该纱线加弹装置,通过气缸带动前方的移动柱前后移动,从而使移动柱带动移动板前后移动,移动板可以带动多个刷毛前后移动,进而使多个刷毛对纱线进行清洗处理,配合洗涤液可以有效去除纱线上残留的刻蚀溶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纱设备,尤其涉及了一种纱线加弹装置


技术介绍

1、为了能够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弹性,提高其使用范围,需要通过加弹装置对纱线进行加弹,通常的是通过假捻变形来让纱线具有弹性效果。

2、公开号为cn20515258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纱线刻蚀的加弹机,包括进纱机构、预处理机构、加捻机构和卷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纱机构和所述预处理机构之间设置刻蚀装置,所述刻蚀装置为装有刻蚀溶液的刻蚀槽,所述刻蚀槽的两端安装纱线导辊,所述刻蚀槽内设有压线滚筒,所述压线滚筒的位置低于所述纱线导辊。进纱机构中的喂丝罗拉将纱线从原丝架中牵引到刻蚀槽中,纱线沿着刻蚀槽中的纱线导辊进入刻蚀槽内,刻蚀槽中的压线滚筒压住纱线,使纱线浸泡在刻蚀溶液中,纱线在刻蚀溶液中刻蚀,经过刻蚀,纱线上出现微孔,使纱线提高了后续染色的色牢度,同时使纱线编织出的织物具有麻感和吸湿排汗效果好,而且保暖。

3、上述现有技术虽然可以使纱线浸泡在刻蚀溶液中,经过刻蚀,纱线上出现微孔,使纱线提高了后续染色的色牢度,并通过洗涤槽中的洗涤液对带有刻蚀溶液的纱线进行洗涤,使纱线上的刻蚀溶液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线加弹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进纱机构(2)、刻蚀机构(3)、牵引机构(4)、清洗组件(5)、预处理机构(7)、加捻机构(8)和收卷机构(9),所述清洗组件(5)包括清洗槽(50),所述清洗槽(50)的左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条形进料孔a(500),所述清洗槽(50)内壁的左侧且位于条形进料孔a(500)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引导辊(51),所述清洗槽(50)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左侧的位置设有第一U形架(502),所述第一U形架(502)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且位于顶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引导辊(52),所述清洗槽(50)内壁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加弹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进纱机构(2)、刻蚀机构(3)、牵引机构(4)、清洗组件(5)、预处理机构(7)、加捻机构(8)和收卷机构(9),所述清洗组件(5)包括清洗槽(50),所述清洗槽(50)的左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条形进料孔a(500),所述清洗槽(50)内壁的左侧且位于条形进料孔a(500)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引导辊(51),所述清洗槽(50)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左侧的位置设有第一u形架(502),所述第一u形架(502)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且位于顶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引导辊(52),所述清洗槽(50)内壁的底部且靠近右侧的位置设有第二u形架(503),所述第二u形架(503)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且位于顶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三引导辊(53),所述清洗槽(50)的右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条形出料孔a(501),所述清洗槽(50)内壁的右侧且位于条形出料孔a(501)的位置转动连接有第四引导辊(54),所述清洗槽(50)内壁的前后两侧之间且靠近顶部边缘中部的位置设有两个呈上下对称设置的定位杆(55),两个所述定位杆(55)共同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柱(56),两个所述移动柱(56)的底端共同连接有移动板(57),所述移动板(57)的底部设有多个呈矩阵排布的刷毛(58),所述清洗槽(50)的右侧且位于条形出料孔a(501)的位置设有烘干机构(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康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意乔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