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育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1554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稻育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稻育秧装置;包括支撑部件和培育组件,培育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培育组件叠放安装在支撑部件上,所述培育组件包括育秧盘,育秧盘的底部活动设置有多个容纳槽;容纳槽通过弹性环和嵌入环与育秧盘相连接,所述容纳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柱;本申请能够在维持育秧盘整体处于平稳放置的状态下,对分布在育秧盘中各位置的秧苗及其根部所依附土壤进行协同摇摆与旋转控制,在避免土壤在育秧盘内发生滑移和局部位置堆积基础上,模拟自然条件下的风动效应,促进水稻根系的发育发展,以及确保秧苗的每一部分都能接收到等量的光线,实现均衡的生长发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育秧,具体地说是一种水稻育秧装置


技术介绍

1、通过控制育秧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进行水稻育秧,经育秧后的秧苗在移栽到大田后相比于直接种植在大田中的秧苗,能够快速适应环境,促进生长,提高成活率和分蘖率;

2、现有技术中,水稻育秧通常使用育秧盘作为培育容器,方便后续的秧苗转移,目前主要使用的育秧盘包括带土苗育秧和不带土苗育秧两种;

3、使用育秧盘进行水稻育秧的相关装置有,申请号为cn202210149129.3的一种水稻工厂化育秧用育秧盘的存放装置,该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放置架在两个侧边架之间的倾斜角度,进而使得育秧盘的倾斜角度发生改变,能充分接受光照,生长的速度得到提升,秧苗生长更加均匀,具体的:包括底座和其顶部两端连接的侧边架,两个侧边架之间安装有多个可拆卸的用于放置育秧盘的放置架,两个侧边架的顶部之间安装有顶板,顶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遮挡帘,第一遮挡帘套装在两个侧边架的外部,第一遮挡帘的内部设置有浇灌机构,放置架可在两个侧边架之间转动;

4、在使用上述专利文献中的育秧设备时,育秧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育秧装置,包括叠放安装在支撑部件(2)上的多个培育组件(1),培育组件(1)包括育秧盘(11),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秧盘(1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水稻种子以及土壤的容纳槽(14),位于最顶部的育秧盘(11)上侧可拆卸安装有遮挡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4)的底部与拨动槽板(17)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间隙Ⅰ,所述传动环(142)的外侧与拨动槽板(17)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秧盘(11)的侧壁内设置有第一滑槽(181)和第二滑槽(191),第一驱动臂(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育秧装置,包括叠放安装在支撑部件(2)上的多个培育组件(1),培育组件(1)包括育秧盘(11),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秧盘(1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水稻种子以及土壤的容纳槽(14),位于最顶部的育秧盘(11)上侧可拆卸安装有遮挡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4)的底部与拨动槽板(17)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间隙ⅰ,所述传动环(142)的外侧与拨动槽板(17)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秧盘(11)的侧壁内设置有第一滑槽(181)和第二滑槽(191),第一驱动臂(18)和第二驱动臂(19)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181)和第二滑槽(19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2)包括下框架(21),下框架(21)上固定安装有多个u形柱(23),所述育秧盘(11)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多个滑柱(16),滑柱(16)与u形柱(23)嵌合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秧盘(11)的底部上侧固定连接并连通设置有多个连通管(15),所述支撑部件(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补水部件(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1)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连通设置有多个排出管(32),位于最下端的育秧盘(11)的连通管(15)下端与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英洲盛立伟王晓勇刘希锋于磊李占成刘岩徐冬吴昊陈爱慧陈伟旭宋秋梅胡永冉闫景凤李博金鹍鹏张海滨田健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