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结构设计,涉及一种溢流坝和闸墩结合结构。
技术介绍
1、在混凝土坝的设计中,为了提高开敞式溢流坝段的泄洪能力,常需要设置多孔控制闸;为了满足大坝交通功能,溢流坝通常设置若干闸墩。闸墩和溢流坝段坝体、溢流面为不同施工工序,存在临时施工缝,需要稳定可靠地进行结合。现有的溢流坝和闸墩的结合措施,多采用橡胶止水对二者接缝处进行简单处理,实际使用中存在着变形稳定性差、闸墩溢流坝结合部位开裂、抗冻抗渗和耐久性不达标等问题。
2、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溢流坝和闸墩结合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溢流坝和闸墩结合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溢流坝和闸墩结合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溢流坝和闸墩结合结构,包括溢流坝和闸墩,溢流坝包括两侧坡度不同的混凝土坝体和混凝土溢流面,闸墩包括混凝土闸墩和若干闸墩钢筋,混凝土坝体与混凝土闸墩之间设置有截面为等腰梯形的侧向键槽和截面呈梅花型分布且间距相等的若干组插筋,混凝土坝体
...【技术保护点】
1.溢流坝和闸墩结合结构,包括溢流坝和闸墩,所述溢流坝包括两侧坡度不同的混凝土坝体(1)和混凝土溢流面(2),所述闸墩包括混凝土闸墩(3)和若干闸墩钢筋(4),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坝体(1)与混凝土闸墩(3)之间设置有截面为等腰梯形的侧向键槽(5)和截面呈梅花型分布且间距相等的若干组插筋(6),所述混凝土坝体(1)坡度较缓一侧斜坡与混凝土闸墩(3)之间设置有结构呈楼梯状的台阶面(7),所述台阶面(7)位于侧向键槽(5)和插筋(6)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坝和闸墩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坝体(1)位于最底端,所述混凝土溢流面(2)贴合设
...【技术特征摘要】
1.溢流坝和闸墩结合结构,包括溢流坝和闸墩,所述溢流坝包括两侧坡度不同的混凝土坝体(1)和混凝土溢流面(2),所述闸墩包括混凝土闸墩(3)和若干闸墩钢筋(4),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坝体(1)与混凝土闸墩(3)之间设置有截面为等腰梯形的侧向键槽(5)和截面呈梅花型分布且间距相等的若干组插筋(6),所述混凝土坝体(1)坡度较缓一侧斜坡与混凝土闸墩(3)之间设置有结构呈楼梯状的台阶面(7),所述台阶面(7)位于侧向键槽(5)和插筋(6)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坝和闸墩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坝体(1)位于最底端,所述混凝土溢流面(2)贴合设置于混凝土坝体(1)上方,所述混凝土溢流面(2)厚度为0.5m-1.5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坝和闸墩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闸墩(3)位于混凝土坝体(1)上方,所述混凝土闸墩(3)与混凝土溢流面(2)及台阶面(7)贴合设置,所述混凝土闸墩(3)外部具有10cm-20cm保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流坝和闸墩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墩钢筋(4)位于混凝土闸墩(3)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文轩,常亮,周泽阳,余鹏明,路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